李微微拧眉,沉声同李文宁分析道:“如今,只有韦坚和皇甫惟明两人身陷审讯之中,李林甫手下之人,自然会想方设法的罗织罪名,意图将东宫也牵扯进来……”
“……圣人这几日都留太子李亨在兴庆宫中伴驾,想来,也是对太子有所庇护之意了。”王思礼轻声喃喃道,一根手指的骨节处轻轻的按在了自己的侧脸上。
刚刚和王忠嗣一起吃饭的时候不小心,只觉得昨日挨打时不小心咬破的舌头旁边那一点,又有些疼了,就连那清晰的铁锈和一丝血腥味,都重新在舌尖上一闪而过。
嘶……伤在这处感觉可真憋屈啊……
王忠嗣本命王训,在他幼年之时,父亲不幸战死,他便被玄宗接入宫中抚养,为假子,赐名忠嗣。
他虽和王思礼同姓,或许五百年前还真是一家,不过现在,他和王思礼之间却是并无亲戚关系。
只不过,王忠嗣身为河东节度使,也偶尔会回长安城小住,便被远在西北的朔方军王虔威托付,帮忙照顾一下王虔威的儿子罢了。
此次回京,想着王思礼也渐渐长大了,本着帮朋友养儿子也要好好养的心态,王忠嗣便把王思礼也一起带回了长安城中。毕竟,在王忠嗣看来,王思礼从小生活在军中,心性单纯率直,身边接触到的人大多数军中将士,数量也实属有限,总要多认识些人才是,而若要论人多和显贵,又有哪里能比得上天子脚下的京都长安城?
王忠嗣哪里知道王思礼昨日在人家新科进士聚会的宴集上都干了什么事情,这会儿见他捂着腮帮子,想都没想,便直言道:“你牙疼吗?”
“……”舌头有点疼的王思礼瞅了他一眼,完全不想回这句话。
王忠嗣虽为大将,便是被玄宗在宫中养大,或许是因为自小父母亡故的原因,为人岁勇猛刚毅,却一向有些寡言少语。
平日里在军中,王忠嗣虽然用兵伐谋,但是,他自己就是军中的最高将将领,遇到的局面,自然远不如长安城中的朝局这般人心权术皆是算计,动不动便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危局。
在这种情况下,王忠嗣和这些京城之中的老狐狸们打交道相对也少,虽然天生的敏锐,让他意识到了,王思礼刚刚关于太子李亨的所言似乎有些深意,但是,他一个边将,又牵连不到东宫之位的争夺中,自然也就没太走心,甚至还有些奇怪的看了王思礼一眼,随口说了他一句道:“你这是怎么了,怎么突然操心起东宫的事情来了。”
毕竟是面对着自己看着长大的孩子,和王思礼在一起的时候,王忠嗣难得话多了一会儿,又有些难掩兴致的提起道:“我昨日便令人给萧相公递了拜帖,萧相公说,他今日下了朝会便回家中等我,还要请我喝酒。”
早年,王忠嗣刚刚出任兵马使的时候,便是跟随时任河西节度使的萧嵩出征,玉川战役之中,按照萧嵩的部署安排,王忠嗣以三百轻骑偷袭吐蕃,斩敌数千,这也是他的从军生涯中,获得的第一场战功。
萧嵩当年,对王忠嗣多有栽培。虽说王忠嗣的用兵谋略并非是萧嵩教的,说实话,其实萧嵩本人其实从来不以擅长兵法著称,可是,怎么应对时局打仗、或者说,为了打胜仗,便直接瞄准吐蕃颂赞和他们军中强将,接连用计将整个吐蕃的政局搅得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