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儿回来啦,饿了吧,快来吃饼。”
袁母见自家孩儿进来,忙取了一副筷子递给她。坐在饭桌边的袁父亦是招呼她过去。少安使了不少力气,已是饿得不行,手脚麻利地坐下开吃。
袁父见她吃得香,看她神头倍儿足的模样,心下很是宽慰,吃了一忽儿,便问起来:“安儿,昨儿那头猪卖了多少?”
“爹,那头猪整有一百五十多斤呢,是上一批里最晚宰的,卖了二两多银子。”
“可以可以,这是今年进账最多的一回了吧,不错不错。”袁父笑意盈盈,连连点头,瞧着自家孩儿的眼神颇为满意,那面上气色都像是瞬间好了不少。
那头一边刷锅准备炖肉一边听他们二人谈话的袁母也是乐开,插话道:“这年头一头猪卖上这个价钱着实不容易,安儿干得好,回头去镇上记得扯匹布料回来,娘给你们爷儿俩做身新衣裳。”
少安听了,自是乐呵呵地应了,三口两口将剩下一小块葱油饼啃完,咕咚咕咚喝了口水,抹抹嘴起身,
“爹娘,我吃饱了,先去后山了。”
“嗯,去吧。”
两老应着,满带笑意地目送自家这个懂事能干的孩儿出门。
袁少安出得厨房,回味着口中香喷喷的美味,去柴房提了柴刀,出了院子绕个弯,往自家房子背面的山坡上行去。
时辰不算早亦不算晚,正是村民们起身垫了肚子出门干农活的时候,路上不遇上几个相识的,相互吆喝一声打个招呼,继续各走各路各忙各的。
约莫过了一刻,袁少安到了后山自家竹林前,没停下歇会儿,当即挑了一根,挥刀砍起来。
刀子磨得锋利,少安不怎么劲,只三四刀便砍下那条胳膊粗的竹子,奋力拖出来,一刀撇下竹尾,刚准备修理修理剩下的竹枝,抬起眼来不经意望见山坡下那条大道,有几个人经过。这一行人引起了少安的注意,因为她远远望见那前头走着一个中年妇女,妇女身后跟了几个男人,再然后另有几个男人两两抬着东西,上头隐约可见系着红绸……
离得有些远,少安看不清他们的表情,不过想来应是春风满面吧。
为何?依照她的见识与经验,那一行人八成是去哪家提亲的。这样一来,村里过不了多久便又有人家嫁女儿了罢,不知会否来她家买猪咧!嘿嘿!
想到这里,少安手里一使劲儿,一刀解决一个竹节上的细枝,竟是扯嘴角乐了起来,仿佛就真是自家来了生意一般……
作者有话要说:种田文,种田文,不是那么好写呀。
第4章心意
竹子匀称光滑,又粗又长,想来有些分量,少安扛着却是不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