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致现在百官进献不出新,只求普普通通,那是把进献里检阅一边又一边,将进献品的来源和经手过程调查的一清二楚,生怕会被牵扯出什么什么事端的。
待礼部唱完百官贺礼之后,皇帝说了几句话之后,百官们的心才彻底放了下来,可算是没出什么幺蛾子了。
六部也分别献上了贺礼,尤以工部的最为瞩目,避暑别苑的烫样,以恰当的比例,十分写实的描绘了避暑别苑的模样,令人心驰神往。
皇帝也赞美了几句。
接下来他们就整暇以待诸位皇子们的进献了,皇子们年纪都大了,也差不多得入官场了,这贺礼可就不能像他们似的这般“敷衍”了。
这边厢,皇帝目光里也透着好奇,期待地看着子黎。
子黎微微一笑,“儿臣献的乃《山河说》,请呈上来。”
子黎说罢,有两个太监将礼盒抬了进来,放在殿里。子黎走了过来,吩咐道:“将盒子打开。”
这次不仅是百官们都伸长了脖子去看,就连皇子们都不自觉地垫了垫脚,或者斜斜身子,亦或者撇撇头,虽然整个身子仍然是挺拔着,极具皇子仪态。然而整个人都透露出忍不住好奇的姿态。
盒子起开,子黎俯身去取。
大家愈发的好奇了,是什么东西呢?太子居然要自己去拿?
咦,太子手里拿着一个敞口玉瓶。
这是何意?众人纷纷猜测。
子黎将玉瓶拿在手里,面对众人不解,只是含笑,并未解释。
子黎接着吩咐,让两个太监将图轴取出。
一个硕大无比的图轴,看似挺重,需要两个太监才能捧着。
“拉开。”子黎吩咐道。
两个太监点头,一左一右,将图轴打开。
居然是三丈见长的……白纸?
众人惊诧,一卷白纸?再仔细去看,的确是一卷白纸。就连一直漠不关心的六皇子也探了探身子。
他才一点都不关心其他人进献什么贺礼呢,反正都一定是比不上他献的贺礼的。他的贺礼可是从公孙家挑来的。
门阀之首公孙家里,挑细选的贺礼,又是谁能比得上的呢!
然而没想到,论惊艳这方面没看到了得的,倒是在吃惊这方面看到了。
六皇子在心里暗自揶揄,五皇子已经将担心写在脸上了,而三皇子却是气定神闲。
他状若无意的撇了眼子黎手上的玉瓶,嘴角微微扯动,露出一个轻快的笑意。
恰好被五皇子瞥到三皇子脸上那一闪而过的笑意,心里顿时生出怒火,冲老三狠狠地瞪了一眼,兀自在心里加深对老三的恨意。
大皇子如同老僧入定一般,对这些都是无动于衷。
九皇子虽然和子黎相见时短,却有着莫名的信任,他一点都不担心太子会只是献上一卷白纸。一定是大有玄机。
几个瞬息,大家已经流转了许多思路。
皇帝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