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柳也笑:“世子爷贯来是心疼殿下的。”
言罢,两人倒也不再多说,道了个别,墨柳端着姜汤进了屋子。屋子里,张有德正伺候着闻人久批改政务,见墨柳进来了,睨了她一眼,道:“先头在外面喧闹什么?到也不怕扰了殿下。”
“张公公莫怪,”墨柳端着姜汤走上前,倒也无什么惊怕,依旧笑着道:“奴婢也只是听着赵大人提起世子爷,这才多言了几句。不成想惊扰殿下,倒确实是奴婢的过错了。”
闻人久并不接墨柳的话茬儿,只是淡淡瞥了一眼托盘上的姜汤,伸手接过,双手捧着碗,将汤水缓缓饮了下去。
比起浓苦的药草,这姜汤的味道反倒是没有那么难以接受了。
墨柳见闻人久将姜汤喝完了,复近身将汤碗拾了,又将书案前的烛光拨了拨,这才静静地在一旁守着去了。
又不知过了多久,直到闻人久将案头的那一摞厚厚的奏折全部批阅完了,那头才搁了笔,对着墨柳道:“照往常一般,唤两个惯使的小太监来,将这些折子送去御书房罢。”
墨柳忙应了个“是”,福了福身子便退了出去。张有德在一旁替闻人久将厚厚的披风穿好了,低声道:“夜深露重,殿下即便是心系天下,也得仔细着身子,千万莫要累倒了才是。”
闻人久眉眼依旧是淡淡的:“张公公近来的话倒是越发的多了。”
张有德知道自家主子不爱听自己说这话,但是为了他家主子的身子,有些话却还是不得不说。思来想去觉得自己这个奴才做的也是难,犹豫半晌也还是只能闭了嘴。
哎,要是世子爷还在这宫里头……
“张公公在想什么?”闻人久的目光瞧着前方,声音依旧是淡淡的,“怎似的魂都丢了。”
“却是说出来怕殿下怪罪,”张有德提着灯笼几步跟上闻人久,笑着道,“奴才方才是在想几年前世子爷第一次来东宫……奴才记得,也是个这般冷的天呐。”
闻人久似笑非笑地睨了一眼张有德:“你倒是记挂着他。”
张有德便笑:“奴才好端端的记挂世子做什么,奴才记挂着的,到底还是殿下。”
闻人久便盯着他,好半晌,才极轻地开了口,道:“张有德啊张有德,迟早有一天,孤得把你这舌头给抉了去。”言罢,倒也不再看他,沿着回廊朝着自己的寝宫走了去。
张有德站在后头瞧着闻人久的背影偷偷乐了一乐:侍候太子这么长时间,这些年他都恍惚要觉得自家殿下冷心冷情的恍惚要成仙了,到底也只有个平津世子,每每提起来他家殿下才能露出那么些许的波动来。
只是不知,这世子再不回京,下次再遇,他家殿下还能有点热乎气没有。
“殿下!等等奴才!”张有德想到此,微不可查的叹了口气,随即提着灯笼赶忙上了前去。
名泽之乱虽已平定,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