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起了一丝丝涟漪,很快就恢复平静的湖面,并没有掀起惊涛骇浪。
众人想看的威武军起内讧硝烟战起的局面也没有见到。
李宏英带回来的千人英,融入到军营里,驻扎兵老兵新兵一起,每天老老实实的训练,无比和谐,根本没有出现势力倾轧的现象。
不得不说李家在这一方面处理得挺好的。
作为李家亲部,他们也淡定下来了。
李长川和李宏英,都是李家嫡脉,是他们尊敬的领导者,无论最终是谁当这个大元帅,他们还是李家的部下,都是一家人。
不过外人更倾向于,他们只是维持了表明的和平,实际上斗争早已进入白热化,只不过是将消息瞒得滴水不漏。
对于普通士兵来说,元帅谁来当都一样,但是对于那些有一定地位的将领,则很不一样。
李宏英和李长川到底是独立的两人,行事风格都不一样,侧重的左臂右膀也不一样,关乎到他们在军中的职权,怎么都会有一波变动。
只是他们都知晓内部的斗争,不足为外人道也而已。
李宏英每天规规矩矩地上朝,除了第一天述职,到后面基本都是充当个背景板,很少有发言的时候。
泰安帝似乎也遗忘了他,除了一开始赏赐安抚一干刚回京的将领,再无其他表示。
这让有些人开始急躁。
泰安帝到底是何想法?毕竟谁人不知,李宏英此次回京,是要交接兵权的。
大皇子知道那份兵权无可能落到他们手里,也不抱希望了,但对这支jūn_duì,同样觊觎,一天没有彻底定下来,就让他们心思浮动。
如果最终这支jūn_duì还会是在明家人手里,那他们当然是希望李宏英掌握这支jūn_duì。
明贵妃已经私底下和大皇子说过,如果他们这边得不到,那就去支持李宏英,明家和李宏英有那么一个渊源在,想来不会将矛头指向明家,更可能是两不偏帮。
明贵妃对此无比自信,李宏英当年可是发过重誓的。
可惜泰安帝态度不明,李宏英自己不主动提,明家这边让人稍稍提起,就被打哈哈敷衍过去了。
这天下朝后,李宏英在回镇国侯府的路上被偶遇了,大皇子夏侯宣玳快步找上李宏英,拱手笑着喊道:“李将军。”
李宏英停下脚步,客气地回礼:“大皇子。”
“难得这么巧在此地遇见,不如一同走一段?”大皇子笑意晏晏地看向李宏英。
李宏英回道:“大皇子恕罪,下官是回侯府。”
“正好,本皇子和李将军恰巧同路。”
李宏英这下无法拒绝,看来这位大皇子,是真要和他说说话。
于是李宏英扬手道:“大皇子,请。”
“李将军也请。”
两人一路慢慢走过雪地,夏侯宣玳和李宏英说了些无关紧要的话。
“久闻李将军大名,本皇子仰慕已久,可惜一直无缘得见,如今一见,果然如本皇子想象中那样,是个英雄!将军这些年为大夏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着实让本皇子敬佩不已。”
“大皇子客气了,保疆卫国,是jūn_rén的天职,这是下官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