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这个提议被叶君书一口否决了。
人都是会得寸进尺的,朝廷的姿态不能放的太低,不然开了先例,往后的工作更难开展。
叶君书还想等来年开春冰雪融化,被毁掉家园的百姓重建房屋时,也以这种方式。
而且往后要发展,还要修路,彻底解决水源问题,还得挖河也不定。
不过他那时已不在这边了,那些还只是他的一个想法而已。
有人报名就好,不拘多少人,哪怕只有一个人,只要让他们看到真的给工钱了,第二天报名的人就不愁少。
他们的工钱都是一日一结的。
叶君书将抱着尝试心态报名的一波人分十人为一组,分了一条街道清理,中午一餐还提供吃的,即使是糟糠馒头,没几粒米的清粥,但是管饱啊!
报名的人高兴了,没报到名的人扼腕后悔,哪怕最后没有工钱,只要有中午这一顿吃的,他们都愿意啊!
铲雪而已,不算什么活!
等到傍晚,清了一天街道的三十来人,手里都拿上了官兵发的十五个铜板。
于是老百姓们疯狂了,纷纷涌去报名点,想立刻报名,负责签字的士兵,手都写软了。
第二天天还没亮,无数个青壮年从各个地方涌出来,干的热火朝天。
朝廷能提供的工具不多,部分人都是自己找的工具,或是铲子农具,有些人直接不知从哪找来木棍,直接用此做活。
人多力量大,没几天,晋江城的大街小巷都被清理干净。得了银钱的百姓们,底气足了,笑容就多了,看着气神都不一样。
曾经空旷安静了很久的晋江城慢慢恢复生气。
巷子口有小孩子出来玩闹了,大街上,有百姓出来走动了。
一些商铺也开始开门营业了,虽然还没什么生意,但是整个城内,热闹了起来。
叶君书等人看到这样的变化,打从心里高兴。
从一座死城变成现在这样有活力的城,真不容易啊!
万兴昌对叶君书赞赏不已,“年轻人,就是脑子活!这一举动,就将城内的气氛恢复过来了!甚好!我一定会在奏折秉明,记你一份功劳!”
“大人谬赞,下官只是提供了个思路,具体的全仰仗在座各位大人的配合协作,若说功劳,自然是众位大人劳苦功高。”
他们这些官员还没有上奏折直达天听的权利,只有万兴昌写的奏折才会送到泰安帝案前。
所以明面上,他们在这边的功过,都靠万兴昌提报,至于暗地里,泰安帝有没有其他探子,谁知道呢。
众位大人对叶君书不将功劳揽自个儿身上的做法十分熨帖,纷纷说起叶君书的好话。
叶君书自然谦虚不已。
邓鸿远心中自然愤愤不平,真是什么好处都让叶君书得了,他做得也不差,怎么就没人夸他呢?
邓鸿远想到自己为大皇子在百姓面前刷足了好感,心情顿时由阴转晴。
做得再好有什么用,到时候在大皇子面前,他才是做得最好的那个,届时,大皇子最倚重的人就是他了!
第152章第一百五十二章
新年无论在哪个时代,都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节日,辞旧迎新,亲人团聚……
如今眼看就要过年了,他人还在异地他乡……
叶君书来这里那么多年,还是第一次没和家里的孩子们过新年。
哪怕他已经是个成年人,每每想起这个事,心里都很不是滋味,由此可以想象,留守在家的孩子们会是什么样的心情。
前段时间一直在忙着正事,现在所有事情都已步入正轨,叶君书刚好抽出时间,和李去附近的州城逛逛,买点特产送回上京去。
因相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