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听了这话,欣慰自己,还好阻止了皇后娘娘的乱点鸳鸯谱,不然,他和子舟估计连朋友都做不成。
夏侯玢低垂着头,看不清表情。
泰安帝听了叶君书提的要求,欣然应允,“想不到咱们的探花郎,亦是个性情中人,这个要求,朕答应了!”
“谢陛下。”
此时时间已很晚,很多年纪大的老臣身子都有些吃不消,泰安帝便宣布宴会结束。
众人叩送皇帝,后宫嫔妃及皇子殿下们离开后,一干大臣和皇亲国戚纷纷散场。
他们新科进士是最后的,叶君书不错眼的看着李,刚想过去,就有一个武官走到李身边,似乎说了些什么话。
叶君书隐隐听到“……元帅……回家……”之类的话。
随后他就看到李随着那位武官走了。
叶君书心急,他和阿今晚还没说过话呢!刚想追过去,余茂林就及时扯住叶君书的衣袖,“我们也该走了。”
叶君书回头一看,皇亲国戚及大臣们已经退场,这会儿太监宫侍已经手提灯笼侯在一旁,为他们引路出宫。
叶君书再往李那边望,此时已不见李的身影。他只好和余茂林等人一起,随着太监出宫门。
至此,琼林宴正式结束。
第112章第一百一十二章
琼林宴结束的第二天。叶家就迎来了皇帝圣旨。叶家虽然是第一次接圣旨,但是流程依然半点不错漏。
圣旨的内容文绉绉的一长篇,主题中心就是授叶君书翰林院编修官职,正七品,并赐五十两白银,是进士们衣锦回乡后用于回馈家乡的。并且还明确有两个月的假期。
一般来说,状元授翰林院修撰,从六品,榜眼、探花授编修,正七品。
其他进士经过考试合格者,叫翰林院庶吉士。三年后考试合格者,分别授予翰林院编修、检讨等官,其余分发各部任主事等职、或以知县优先委用,称为散官。
事实上,庶吉士出身的人升迁很快,如果有背景,足以甩开同期进士一大截。
尽管已经授了官职,但是实际上,他们正式到翰林院点卯的时间是在假期之后。
新榜进士每人都有两个月的假期,在此期间,大家或返乡报喜,与家人相聚,或走亲访友。
总而言之,就是你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等两个月后,再正式来朝廷上班。
而离上京远的进士,往返路上的时间是不算进这两个月的时间里的,也就说,这两个月是实实在在的假期。
从上京前往全国各地的大概路程都有个标准,只要他们不超过这个时间,没人会说什么。
不得不说,朝廷在这方面挺人性化的,很有人情味。
叶君书估算着,此刻余茂林也接到圣旨了,余茂林的官职,应该是从六品翰林院修撰。
两个月的假期,说短不短,不知余茂林是否回家?
叶君书想到叶家村,神思飘忽了下。可以说,在叶家村的那些日子,是叶君书他们过得最艰苦的时候。
如今回首,才蓦然惊觉,自己已经熬过来了,真是不容易。
叶君书忽然很怀念村子里的人和事,不知道明阿姆他们怎么样了,还有其他叔伯们,还有他曾经教过的孩子们……
他们已经三年没回去了,村里是否已经大变样?先生和秦师兄他们又过得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