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席很快就开始了。
侍子恭敬地给泰安帝斟了酒,经大总管银针验过没问题后,方放到御桌上。
泰安帝拿起酒杯朝百官示意,给这场宴会做开场白:“诸位爱卿为大夏鞠躬尽瘁,使我泱泱大夏,一片昌盛繁荣,朕倍感欣慰。今日之琼林宴,咱们不论君臣,只为开怀,不醉不归!”
语毕,泰安帝一口饮尽杯中之酒。
皇帝向臣子敬酒,甭管会不会喝酒,在场所有人纷纷拿起酒杯,仰头一饮而尽。
宴会正式开始,现场很快就变得热烈起来。
按制,开宴之后,一甲进士需上前给皇帝敬酒谢恩。
因此,叶君书、余茂林和邓鸿远三人在庆宴开始后,便同时起身,捧着酒杯到御桌前,下跪举杯向天子谢恩。
泰安帝今日心情似乎很开怀,他遥遥与三人举杯,“三位爱卿皆是朕大夏的栋梁之才,不必拘礼。请起。”
“谢陛下隆恩。”三人饮尽杯中的酒,随后回到席位。
叶君书等人作为琼林宴的主角之一,很快就有人上前来敬酒。
即使席面摆满了致的吃食,实际上能吃到口的不多,幸好叶君书预算到这种情况,提前垫了点肚子,不然就刺激胃了。
大家推杯换盏,你来我往的,不大一会儿,叶君书就喝下了十几杯酒。
和老师常年喝酒锻炼出来的酒量此刻发挥作用。
叶君书来者不拒,灌了一肚子酒水依然面不改色。
他抽空往余茂林的席位看了眼。
余茂林的酒量并不是很好,他身为状元郎,被灌下的酒不比叶君书的少,哪怕已经提前喝了解酒药,此刻白玉般的脸已经微微泛红。
不过眼神还算清明。叶君书稍稍放心了点。
万一余茂林在宴会才刚开场没多久就喝醉,那就不太妙了。
叶君书只好发挥朋友爱,努力往这边吸火力。
百官们见叶君书喝了那么多都神色不变,不管认识的不认识的,是大官还是小官,纷纷过来给叶君书敬酒,似乎想看叶君书的极限在哪里。
不管哪个时代,酒桌上是最容易拼出感情的,觥筹交错间,他们明显变得熟络很多。
武官那边的席位上,他们的席面和文官一致,但为了照顾他们的胃口,分量是往大了加,连酒都用碗来装。
李长川虽然已经封侯,但并没有往皇亲国戚那边的席位坐,而是和武官们坐一起,他身上还挂着元帅之职,并不算逾制。
他不良于行,本不想来,但为了弟弟的亲事,真是操碎了心。
皇后娘娘给的备选名单里的人是他重点观察对象,这一届的年轻未结契的爷儿乍一眼看去质量都很好,似乎要挑花了眼,但细细数来,其实能选的也不多。
状元已经有指腹为婚的亲事,榜眼家中有侍妾,探花待定,第四第五名是官家之后……
其他的李长川总觉得有这样那样的毛病配不上他家哥儿。
探花郎……
李长川思考来思考去,总觉得还是探花郎更合适点,而且身后也没有乱七八糟的关系。
李长川隔壁的神武将军,正大口大口的吃肉,注意到文官那边的动静,突然哈哈一笑,赞赏道:“那小子不错,酒量够大!”
神武将军这么嚎一嗓子,正埋头苦吃的几个将军顿时看过去。
“那个探花郎有咱们武人的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