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好,这个回答很强大。
“反正迟早都能看到的。”余茂林表示,他一点儿都不好奇。
……说得也是。
等他们都考上了做了官,见皇帝的机会就多了。
这么一想,叶君书就不纠结了,随后又问:“你觉得自己答得怎么样?”
余茂林回答得一点儿也不谦虚:“尚可。”
叶君书一听,替好友欣喜,如果不出意外,余茂林得状元之名的机会很大,历届殿试的前三名基本都是在会试的前三名。当然,突然杀出一匹黑马的可能性也很大。
基本上哪怕原本在会试上排名靠后的,如果在殿试中策论答得非常出,得状元也有可能。
回到叶宅,叶君书和余茂林两人都到书房将自己的策论默写下来,互相分析拜读。
叶君书看完余茂林的答卷后,就十分确定,这次的状元郎,非他莫属,虽然自己答得也不错,但是明显余茂林的答案更胜一筹,如果是他,他也会选余茂林。
就不知道其他人答得怎么样,上面的人怎么看。
殿试考完,叶君书一时无所事事。
他这些年专为事业和家庭两头奔波,如今家里已经步上正轨,科举也已经走完最后一环,只等一切尘埃落定。
不知怎的,他的心里空落落的,开始多愁善感起来。
不过他到底是叶君书,他的人生目标已经很明确,早已规划好一切,茫然什么的,这些情绪都不适合他。
殿试之后的第五天才出名次,期间的这几天挺难捱的。
叶君书估计,可能每个贡士都有这样的情绪,等待的过程最煎熬,简直让人坐立难安,彻夜失眠。
幸好身边有余茂林和温毕华陪伴,一起聊聊侃侃,日子不算难熬。
温毕华这几天游走在众多学子之中,知道很多八卦消息,回来说给叶君书他们听,也算一个解闷。
温毕华连外头质疑他们两个的第一第二名名不副实的事都说出来了,满脸的义愤填膺,显然对外面的人这么说他的两个好友十分气愤。
倒是叶君书他们一笑置之。
酸话而已,他们这些年听得多了,不被人嫉妒的天才不叫天才。实力才是最重要的。
温毕华说完这些事后,转而说起了私事。
他一脸艳羡道:“等你们金榜题名,一定有很多好哥儿任你们挑选吧?我听说很多世家哥儿,最喜欢榜下捉夫了!”
他的两个好友皆未成亲,到时肯定挑花眼,只要这么一想,温毕华就觉得自己好羡慕好嫉妒!
说到这个,叶君书也很好奇,他发现,自己认识的朋友,基本上在这个时代来说,都是大龄未婚的,仿佛自己混的是个假古代。
不是都说古代的人成亲得都很早的吗?
基本上哥儿十六岁左右就结契了,汉子最晚不过二十,很多汉子到二十岁这个年纪,娃儿都能满地爬了。
但是看看他身边的这些,余茂林都二十有二了,还没成亲,而且家里也没有侍宠,温毕华只比余茂林小一岁,但同样未结契,还有昊子哥也是。
就连秦师兄,二十岁的时候才成功脱单和洛哥儿结了契。
叶君书忍不住怀疑,难道是物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