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战或坐,吵吵闹闹,声音快震破耳膜。
每当电影一开演,平坝基本都是鸦雀无声,全部认认真真观看或听。
特殊时候,甜妹儿也陪家人一起,挤在人群堆里。
电影正式放映前,首先必然会先放一段幻灯片,宣传种花国法律法规等,类似红星思想宣传教育。
《地道战》、《地雷战》、《三进山城》、《小兵张嘎》、《闪闪的红星》、《红鹰》……
所有电影内容基本都是革命战争题材,反反复复播放,不识字的村民们都倒背如流,部分扫盲成功。
看得甜妹儿哈欠连天。
因六零年代冬季的种花国文件,允许小范围内正规市集交易。
争得大人们同意后,她领着几个山娃娃,在热闹人群堆里,用肥珠子、竹编、木仓等自制小玩具,三五个得到一分到五分钱。
尤其是电影里出现过的红缨枪等类似玩具,跟淘宝商家某某电视剧里衣服同款一样,勾得不少山娃娃心。
当自留地里的红薯等第一次割时,电影场里已经有卖烤红薯、红薯干、红薯饼等,或者还有更贵的红薯糖、小面人、炒瓜子、炒花生等。
会赚钱的当然不止碧山村民,部分看电影的山外村民同样如此。
约定俗成的村落‘电影夜集’渐渐形成,别看买卖便宜,但群众基础多,碧山村民作为首先咬饼的人,赚得不少钱财。
作者有话要说:叶子:么么哒^_^
**
好久没去电影院看电影-_-#
哪怕是普通的,氛围跟在家里看很不一样,此刻容易看得进去,也不会随意拉进度,总是喜欢拉进度的叶子~
第232章小资与学业
千万别小瞧任何村民群众的小资萌芽思想。
在还没来得及被强制性扼杀的时候,村民们各种各样的创意法子多起来。
电影夜集上的‘买红薯送红缨枪’、“买木陀螺送温白开”之类的促销手段,已经满足不了碧山人的赚钱致富思想。
他们向山外村民打听道县城消息。
六一年,本市所有大大小小的城市中,饥荒依旧严重,有工人甚至因为饥饿怕了,放弃城里的工厂职工生涯,打包回乡下,守着农村土地过一辈子。
类似王家,每月都能从叶家这类农村亲戚朋友手里,得到邮寄救助的城市家庭,不足三分之一,自然灾害的恐慌依旧在城市空气里,县城医院水肿病人还是很多。
这时候,已有村民看见商机,背着‘自留地’粮食蔬菜进城市里买卖或交换物品,缓解城镇居民职工的饥饿,提供他们生活所需。
自留地粮食有限,怎么都不会‘供大于求’,居民们咕噜咕噜叫的肚子,呼唤着他们高价或市场价买粮食。
毕竟,国营商店与供销社的食品,是需要凭借票的,而本省的旧粮票在去年,被晕乎乎领导们作废一次。
于是,尝到甜头的碧山村村民,也有零零散散十几家联合起来,租借村里的马车,去水湾县城里‘高价’卖掉粮食。
回来时,还会在国营商店或供销社里,买一些蛤蜊油、玻璃弹子、小人书等稀罕、但不要票的小商品,卖给村里有需求的人家,赚少量的差价。
对于此类能减少群众伤亡的小资事情,领导干部们不仅不阻止,还‘主动’开辟出一些专门巷子小市集。
自然灾害造成的饥荒大灾难从农村最先开始,也因农村自留地的分配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