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大熊猫的生存环境,他们还是陌生的,但对于它们喜欢吃竹子这个特点,已经非常明显。对于竹子的种类,大熊猫也不是全都不挑的。
“斑竹、筒竹、青皮竹、黄竹、花秆黄竹、巨龙竹、拐棍竹、光巨竹、水银竹、人面竹、龙拐竹、箭竹、墨竹……我知道大概只有这些,我之前以为竹子都是竹子,后来听一个邻居传统竹匠老大爷讲,才知道竹跟竹之间,有很大区别。”
感觉他在念顺口溜,听得旁边三位青年大开眼界,他们真不知道有这么多种竹子。话说,这也算巧合,寻常百姓家,都将竹子称为竹,谁也管不了那么多。
有箭竹与龙拐竹,这两种可是大熊猫的最爱。
王溢希略微迟疑道:
“林子里还有一种比大熊猫常见的小动物,是毛发偏红色的大猫,猫脸圆滚滚的,它们也喜欢吃嫩竹子与竹笋。”
崔玉涛脱口而出:
“碧山的动物怎么都喜欢吃竹子,莫非它们是大熊猫的亲戚?”
随后自己都被自己逗乐了。
今天冲击挺大的,原来这世界上有这么多他们从没见过从没听过的动物,而且它们就生活在离自己家不远处。
陈教授眼睛一亮,忽然笑道:
“老温,溢希同志讲的应该就是小熊猫,它属于浣熊科,发现的比大熊猫还早一些,它还真是大熊猫的亲戚,不过不只是咱们国家独有,别的国家也不少。”
大熊猫?
小熊猫?
还是亲戚关系?
砰砰砰
崔玉涛屁股一歪,直接坐到地上。
旁边三位青年同样受到惊吓,幸亏反应没他这么大。
“陈教授,温教授,大熊猫与小熊猫不是一种动物?为啥都取名叫熊猫?”
“当然不是。小蝌蚪长大不一定变成大蝌蚪,小熊猫长大依旧还是小熊猫,打死它也变不成大熊猫。”
办公室里忽然飘过一阵冷风,明明是炎热天气,却感觉凉飕飕的。他们还不知道,这大约属于一个‘冷笑话’。
从这一天开始,王溢希、李勇峰、崔玉涛三人,周末开始往万花谷动物园跑,帮助两位教授了解水湾县碧山村,这也是他们靠近省城大学的一个好机会。
教授以及教授助手,都在省城大学里教过书,能跟他们一起干活,绝对是一件特别幸福的经历。
而且,有关于探寻碧山村的文件报告,已经打上去了,幸运的话,上面会派一支编制里jūn_duì,专门护送教授以及助手们,去当地碧山村里探查一番。
于此同时,从地方到县里逃荒的人越来多,上面的人也意识到自然灾害造成的严重后果,开始有针对开会议。
城里的粮食也开始各种各样计划起来,而那些来城里的逃荒者,则开始接受民兵队长的一一审查。
比如,为了救灾,种花国开始不限量地出售高级食品,包括高级糖、高级烟、高级点心、高级小吃、高级饭菜等等。
这种“高级”,和普通食品的质量差别不大,价格差异很大,是凭票卷供应的普通食品价格的十倍以上。
这是一种很有选择的救助。
此刻种花国压力山大,库里存粮实在有限,也只能做到这一步。
像崔玉涛他们高级知识分子的工资,一个月大约够买几斤高级糖。
然而,为填肚子、为自己亲人的生命,人们不惜倾家荡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