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写‘家庭出身’、‘家庭成员’、‘社会关系’等,随后学生们到各种面试通过的录取通知,哪怕是十五岁少年。
这个年代,种花国还不讲究滥用童工。
学生们有的当煤矿工,有的下放农村做教师啥的,该有的去矿业局……而他们幸运的被分在一起,结伴去本省的省会城市,当新华书店的普通职工。
市里去成都的工作小伙伴们,一共有八个人,其中有个名叫王溢希,他一人分配到省文化工厂担任普通职工。
一下子从在读学生,变成职场工人,这巨大落差并没有任何适应时间。
学生们带着忐忑的心,带上为数不多的行李,他们一起坐上本市到省城的火车,这是大多数人第一次坐火车。
在火车北站下车,正好是早上,几人跟进城来的土包子一样,东瞅瞅西瞧瞧,对什么东西都很好奇。
省城就是省城,不仅火车站大的多,火车站人多,竟然还有什么公交车,市里面可是连公交车轮子都没见过。
而且此刻省城,饥荒还未来得及蔓延到这里,穿着蓝灰衣服的人们来来往往,一副繁华的模样。
北站站台旁边有一个小屋,屋外有个小黑板,黑板上的玻璃窗里有一张关于省城市的公交线路图,旁边窗口可以办理公交月卡等。
八人从衣服兜里抠出一些钱,办了个洋气的公交月卡,研究一下公交线路图,发现文化工厂与新华书店最近。
两者之间差距一个公交站。
虽然这年代公交笑离得远些,但对于能吃苦的青年少年们来讲,走这点路都不算事儿,跟住在一起也没啥区别。
王溢希是个高高大大的壮年小伙子,长得与王大舅有四、五分相似,值得一提的是,他笑起来的酒窝,跟甜妹儿的一摸一样。
此刻,第一次等待所谓的公交车,他心里特别激动。
本以为是一个人在省城孤零零的过日子,没想到还有两个同乡同伴陪着他,一时间,差点连话都没说清楚。
“你你你你们好,我是王溢希,我在在在文化工厂里!”
娃娃脸崔玉涛看着年纪小,其实此大块头王溢希还大三四岁,他拍拍王溢希的肩膀,咧嘴大笑道:
“哈哈哈哈哈,小希子,你说话兜死我啦,你可以叫涛子,听说文化厂是拍电影的,到时候你得请我们看去啊!”
王溢希:……小希子是什么鬼?
李勇峰拍拍崔玉涛的脑袋,让他别捣乱,伸出手,对王溢希笑道:
“溢希你好,我是李勇峰,你可以叫我峰子,长着娃娃脸的这家伙名字是崔玉涛,你可以叫他涛子。咱们一个地方来的,以后大家相互照顾一下。”
这样,三人带着激动的心情,第一次做上公交车。
“这四个轮子的车,此两轮子的自行车,气派多啦!”
青年们东摸西瞅,惹得旁人善意打趣的目光,还有好心人问过他们从哪里来后,帮忙讲这省城哪里哪里好玩。
这时候还讲究得是工农一家亲。
那种农村城市区别还没有真正体现出来,绝大多数居民并未有高人一筹的炫耀自己、低看别人的思想。
崔玉涛、李勇峰、王溢希报告入职后,便知道他们的实习生薪水。
每月三十一块钱,省城里有太多新奇的诱惑,这个工钱并不算高,来干活的大学生比他们强的多。毕业进入社会,才知道学历对于他们有多重要。
六七十年代,种花国有行政和企业单位,都是统一的工资制度,可分为两大类:干部与工人。而种花国的政策就是,高就业低工资慢悠悠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