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妹儿眨一下眼睛,灵感突现,她总觉得自己是小五的有缘人。
脑海中浮现
小五:干爸!
甜妹儿:哎,乖儿子?
小五:干爸!新年快乐!
甜妹儿:乖,年礼给我,红包给你!
小五:干爸!我结婚啦!
甜妹儿:乖,嫁给干爸我?
“噗哈哈哈”
甜妹儿乐不可支,笑得浑身颤抖。
完全不懂她笑啥的叶爸爸:……
**
除去特行独立的夏老爷子,村里拜年走亲戚的情况都差不多。
将年礼放下,给长辈们说说祝福语言,给娃娃们包压岁钱,亲亲热热的坐在一起,聊些家里长短、回忆从前日子、期待明年层、共同怀恋一些某些事或某些物。
因今年秋令人失望、各家各户存粮上交队里,大家至今还吃着食堂,家里存粮有限。没人会真心留客吃饭,也没傻子会把客套话当真。
至于拜年礼,基本都属于有来有往。
很多村民都会把这家年礼,换个新包纸红线或几个红薯,再送给那户人家,这不尴尬也不失礼。
互相拜年,是碧山村人情往来必,不可缺少的重要礼节。
甜妹儿从师父那里得到一个‘两块钱’大红包,大方的白家老俩口与张家老俩口,分别给了四毛钱,其余爷爷婆婆类的,都给一分钱,还有两家没给压岁钱的。
而这些钱还没捂热,直接被叶妈妈上缴,甚至连着昨日的九分钱。
压碎压岁。
通常除夕夜一过,娃娃们的红包,重新回到家长们那里,借口是‘帮忙保管’。
有的家长确实帮忙保管,等年纪大一点还给孩子。有的家长却直接征用。
甜妹儿:……我都还没捂热!
可以自己保管红包的叶安诚,安慰四妹道:
“咱们的压岁钱都包在一个红纸里,等十二岁,妈妈就会还给你!”
作者有话要说:晚安好梦哟~
捂脸,本来想一直写到村里来客的……叶子手速一直感人,只能明天继续。
**
拜年现在没多少规矩。
娘家婆家都在走。
哈哈哈,我天天蹭饭外婆家,倒是爸爸的亲戚离得远一些。
至于认干爸。
叶子有一个干爸一个干妈,两者不是夫妻。
一个就是叶子的舅舅,小名也是他取的,从小到工作前,每年他两份红包,爽啊!
认干爸的方式,听老辈们讲的,我们镇的名字以桥命名,以前就有那种逮着第十二个过桥人,问人家愿意结干亲不,想当于逢年过节多走一门亲戚。
不过现在干爹被新闻弄坏了,我表弟他们都没有认,似乎‘干爹’被打趣成坏词语-_-#
这类风俗越来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