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道。
回答他的是霉娃子,声音却是说不出的低沉:“比起冷,但是他们更饿得慌!”
果然,瘦娃娃们迫不及待咬一口冰柱,嘎嘣嘎蹦响,咀嚼得有滋有味,像是什么山珍海味。而那些脉络清晰的冰叶子冰草,更是他们追逐的美食。
至于那些大人家长们,他们已没力气、没力管娃娃们。
为了减少消耗热量体力等,镇上部分居民们,领来的两餐,自己喝两口、舔一舔,留给孩子们,然后晕乎乎缩在床上,只要还有两口气就行。
比起有粮仓的村民,有夜集黑市的、工厂食堂的县城居民,被大队坑惨的部分小镇居民,一日粮食根本不够吃,粮票啥的有,但家里钱之前被耗尽,于是只能这么过冬天。
好在这只是少数居民。
尽管当初建大食堂,大多数的居民,还是舍不得大手大脚。如今能够在供销社买粮,对于他们,这绝对是真正的救命稻草。
哪怕粮食越来越贵,至少能添加一点吃的。
熬过寒冷冬天,开春来,爬周围山上,挖野菜摘树叶,大概也能存活吧!
张队长先是领着村民们,去镇大队办事处一趟,目的是送高中生同志们,顺便取出今年的新布票。
布票有很多种,普通布票、军用布票、特种布票、化纤布票、鞋面布票、棉絮票等,但他们只能领取‘一米六’的普通布票。
取出布票后,那一刻,碧山村得告别相处数月的高中生同志们。幸运的是,大队正有去县城的长途马车,有麻布帘子那种,可以挡住部分大风。
“小心一点,平安到家有机会留口信!”张队长拍拍他们肩膀,真心真意赞叹,“李勇峰同志,崔玉涛同志,你们真的好样的,我代表碧山村村民,感激你们!”
这一刻,碧山村的大老爷们,都觉得眼睛涩涩的,有的流下不少‘风吹泪’。
李勇峰摸干净眼泪,掷地有声承诺道:“碧山村还有白老爷子,等来春得空,我们一定回来拜访!”
“保重!”
“保重!”
李勇峰与崔玉涛,挥挥手,目送他们离开。
瞅着满满两大麻袋木炭,俩灰笼,以及用麻布封得严严实实的四箩筐东西,里头都是村人们乱七八糟的礼物。
两人相视而笑。
来碧山村,总觉得是一件特别幸运的事。
**
带着伤感与不舍,村人们又来到人满为患的供销社。
留下一人守车,众人在巷子里,排上长长的队伍。
叶安诚东瞅西瞧,有点失望。
往年供销社的外面热闹很多,周围围着一堆做摆摊的居民们。有用谷草插满糖葫芦的摊子,有冻梨冻柿子,有卖红纸的,有用砖头儿压着的对联摊……热闹得很。
现如今都没有。
镇上居民们吃大锅饭那一刻起,镇上糖葫芦的小贩忽然全部消失。
叶家父子俩,好不容易排进供销社店里,发现人们都集中在粮食肉粮副食边,或者布匹边,诸如买棉布棉花毛线等。
而调料区的人与糖饼类贵物品区人很少。至于杂货区包括日常用品和文教用品类的,比如搪瓷杯洋瓷盆暖水壶等,基本没人。
叶家父子互视一眼,心里都有打算。
卖粮的是一个女店员,大盘脸眼睛上挑,一直板着个脸,服务态度非常很好,村人们问的多或挑来挑去,她就会翻白眼。
可能因为人太多,肉票副食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