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队长跟在大队长后面,一起进入仓库,笑着介绍道:“这边是之前准备上交的粮食,这边是咱们队村民同志的粮食。”
大队长看他一眼,点头示意知道,让粮队的同志继续自己的工作。
“水稻一千三百斤,上交百分之六十五。新红薯……母猪上交一头,成年鸡鸭各十五只,苞谷”
张队长皱眉,不解问道:
“这苞谷熟得早,不是今年已经过?还有去年队员们上交的稻谷”碧山村的苞谷比稻谷红薯熟的早,今年已经交过一茬。
“今年产量加倍,我们粮自然也得增加,先前不算数的,去年今年自是一块算。张队长请放心,我们会根据产量来加,绝不会让农民同志饿肚子。”大队长铿锵有力回道。
这时候,一位稀眉大眼的青年,凑到大队长耳边嘀咕:“大队长,按照仓库的粮食数量,碧山村的亩产量确实低,张队长没有作假。”
大队长眉角舒展开来,拍拍张队长的肩膀,严厉道:“明年开春,大队会派技术人员,来你们村进行指导,争取产量提上来,现在还不行啊!”
一麻袋一麻袋、一箩筐一箩筐的粮食蔬菜,少量水果,被装进生产大队的牛车马车驴车上,仓库里顿时空空荡荡起来。
张队长瞧一眼剩下的粮食,若是没有地窖,按照现在村人食量、与杏花同志的计算法,他们村很难坚持过年,就算加上地窖粮食,也很难度过明年六、七月份。
不仅是张队长,在叶二婶天天计算汇报下,小干部们心里的帐也理得清清楚楚,这上交粮也太多吧?
“大队长,咱们村二百多口人。公社这上交粮比例”张队长上前一步,想仔细询问一下具体信息。
“张队长,你们忙,我们去碧土村。”
大队长挥挥手,领着队员们快速离开。
交粮的数量不是定的,他确实有按照最严格的要求,来缴碧山村粮食。
牛车马车驴车……送粮的长队伍,里头还夹着一头大肥猪,碧山村的村民们议论纷纷。
“张队长,咱们那头的粮食?”
“全部搬回仓库!以后再也不许地窖存粮!”
作者有话要说:张队长:话都没说完,我多委屈!
大队长:我咋知道你要说啥子?
**
有长辈说,那时候的干部老实巴交的。
有长辈说,那时候的干部贼贼的。
一个省不一个市,感觉完全不一样,也有可能是个人眼光原因。
老家的山,很多大树都被砍啦,据说我家还有一座山一座房的那叫啥,暂时归属?但是很久没有回去过,不知道地还在不?
那边长辈们长大很多离开家,来到其他市里头,进工厂,就一直吃铁饭碗啦。
老爸的老家现在都比较重男轻女。
但是……叶子几年没回去过,以前也是当客人一样-_-#
值得尊敬长辈哥哥姐姐们,都出来啦,回去看山房在不在?
**
第117章大豆与油菜
“红萝卜,咪咪甜,看到看到要过年。”
稚嫩清亮的童音在萝卜地里想起,山娃娃们一边拍手,一边蹦蹦跳跳,兴奋的不成样子,仿佛“过大年、穿新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