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回来,韩逊既然有能力知道这件事,朝中那些“三头六臂”大臣又怎么会不知道,小皇帝就更不用提了。
“探子回过书信,说是南羌确实有动乱的意图,只是尚未发觉有什么动静,投毒,或许只是试探,师兄,你要多加谨慎啊。”
胡彦坐在一遍听着他们二人交谈,脑袋里云里雾里的听不明白,他没喝醉,也学韩钰的样子,杵着肘弯撑着脑袋,看着元征问他,“什么投毒?什么动乱啊?”
元征的大手摩挲在他的腰侧,嘴角上勾,笑的迷人,“吃菜。”
胡彦哦了一声,拿筷子一块一块的夹着鲜笋,往自己碗里扔一块,再往元征碗里扔一块,乐此不疲,元征只是宠溺的看着他。
韩逊看着自家已经趴在桌子上的小弟,无奈了摇了摇头,又看着元征,“你走的这七年,国丈把握大权,勘勘比过天子,新政条令百姓不满,压重赋税,百姓上诉的条子都要把吏部的民议匣挤破了。。”
元征抿着嘴点点头,示意他继续说。
“我和老师向皇上上鉴,他也只是当做耳旁风罢了。如今,朝堂之上,臣群异首,以老师和国丈为头领分成两派,他司马家手里握着政权不说,国舅爷还有兵权在手,我和老师一众大臣,真真为国家堪忧。”
元征用筷子夹了一块笋放进嘴里,细细的咀嚼着。韩逊的表情此时也有些激动,他拜官五载,处在是非明暗混别的朝廷上,看不惯那些只是趋炎附势的小人,现在局面堪危,他和同仁却没有办法改变,只能看着那群小人在朝堂上乱蹦哒。
他们这边,空有一腔为家国奉献的热血,并无大权在手,真真没有向皇上进言献策的能力,再加上国丈一党威严壮大,就算皇帝听取他们的意见,也要经过国丈这个六部总管的允许。
想要理政治国,难。想要朝堂统一,更难。想要清君侧以振朝纲,难上加难。
入夜,元征派人驾马车送韩逊二人回去,明日他们还要上早朝,和元征这个条条框框都被皇上恩准赦的闲散王爷可不一样。
元征拉着胡彦的手回了卧房,宽衣的时候才想起来还有礼物没有送给他的卿卿。
变戏法一样在胡彦面前拿出匣子,看着胡彦惊呆了的双眼邪笑,“这个可不许你卖掉。”
“哼!”胡彦娇嗔的看着他,心想这个男人真是小心眼,都过去多少日子了还记仇,脸上却是欢喜的接过这致的匣子,眯缝着水莹莹的眼睛打开它。
长长窄窄的匣子里,安安静静地躺着枚玉佩,月白的玉色,中间串着黑色流苏,底下坠着两个玲珑相思豆,样式简单,叫人看上便觉得舒服。
细白手指串着上面的绳扣放在自己眼前,胡彦抿着嘴笑,玉佩珠圆玉润,两颗相思豆互相碰撞叮铃铃作响,如同两个铃铛。
“我看这玉色是上成,那老板说它被放进庙里开过光,这我倒是不信。与其信这里的神佛,还不如信乾州的土地来的管用。”胡彦双手搂着他的腰身,两个人胸间的距离不过一拳头。
胡彦听他这样贬低京城的神灵,害怕地撇嘴,“你下次可在不要这样说,母亲会罚你跪佛堂向菩萨恕罪的。”
元征低头窝在他的脖子下面,咯咯的笑他,“你怎么知道,难道,你被母亲罚过了?”
胡彦拿着玉佩摇了摇头,后脚跟发力支撑着元征的重量压在他身上,他只是在王府的时候见过。家里的小厮说了一嘴神佛都是富人才会信的东西,被老夫人听见了,老夫人脸上倒是平静,只是吩咐那个小厮让他去佛堂念经……
两个人洗漱完躺在床上,元征非要把胡彦整个人抱在怀里,王府里烧着地龙,比乾州家里的地龙不知道要暖和多少,胡彦脱了衣服赤裸着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