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
蓝浅听说过念经是道士每天的必修功课,是非常庄严神圣的一件事。蓝浅不欲打扰道人修行,便静静地待在一旁听他念诵。前面几句非常有名,她一听就知道道人是在念道家的经典典籍《道德经》。愈往下念,便愈晦涩难懂,直到道人念到一句“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时,不自禁地“咦”了一声。
念经的声音停了下来。蓝浅看见那道人睁开眼睛,温和地看向她。她心里一阵自责,暗道自己打扰了他人修行,连忙面带歉意地说道:“这位道长,很抱歉,不小心打扰了你修行。”
那道人从蒲团中站立起来,慢慢走近到蓝浅身边,摇了摇头温和笑道:“施主本就是无心之举,又未造成任何不便,根本无需自责。修行随时随地都可以,并不一定就非要眼下。只是施主刚才一直默不作声,是因为有什么不解才突然受惊了吗?”
那道人面容和蔼,须发皆白却神烁熠,双目更是炯炯有关,丝毫不见老态,倒是有一派仙风道骨的气质。
原来他早就知道我踏入殿中了啊?只是我的动作那样轻,几乎没有声音。他又一直紧闭双眼诵经,竟然也能感受得到,看来是耳力灵敏。蓝浅在心中默默地想道。接着听到道人的最后一句问话时,更是觉得他心细如尘,观察敏锐。正巧她心中也有疑惑,便问道:
“这位道长,刚才听你念诵《道德经》,突然听到一句很相熟的句子,却不是很明白,所以才控制不住出声了。”
“可是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这一句?”道人温文问道。
“正是这一句。这句话之前倒是经常看到也听到过,只是没想到竟然出自《道德经》。只不过之前见他出现的语境里,对这句话的理解都是埋怨责怪天地不公道、不仁慈,将万物乃至于人,都当作低贱的猪狗一般一点儿也不怜惜。这明显是怨怼的意思,和《道德经》的主旨理念看起来也太不相符了,所以觉得很奇怪。”
蓝浅认真地将自己的疑虑说了出来。许多文学作品和影视剧集里,这句话的出现,往往都伴随着民不聊生、祸乱四起的情景、或是主人公遭遇了非常不公的对待。这与道家的清静无为思想背道而行。倘若真的是这个意思,那么绝不可能出自于道家经典的《道德经》之中。
“呵呵,施主可能是理解谬误了。典籍中的这句话,意思是天地看待万物,都如同被丢弃的草狗一样,不会对谁更好一些,也不会对谁更坏一些。万事万物自行其事,其结果也非天地所预定好的。”那道人闻言一笑,将正确的理解谆谆告知了蓝浅。
“原来竟是这个意思。”蓝浅轻叹一声。之前的谬解是在抱怨老天的不仁慈,其实原来说的是天地对谁都是一样的,体现的是一种公平的理念。
也对,每个人的行为和处事都不同,那些遭遇的磨难中也有不少是因自己的性格缺陷或是能力不足造成的,为何要不断地将错误和苦难的原因归结给老天呢?怎么没见多少人将自己的幸福和快乐说成是老天爷的恩赐,反倒只说是自己努力的结果。
每个人都有幸福之源,也有苦难之处。当同一个人选择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