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二端不动去战地的念头,周家人的神经就不那么紧绷。日子又恢复了平静。
家里头平静,但是电视台却不平静,去战地采访的那组人,几经辗转,才抵达巴格达附近的一个小城市。
因为距离战争中心很近,这里并不安全,但是比起巴格达的话,倒是可以暂且成为安全。
当然现在比起战争刚爆发的时候,战事已经没有那么激烈,进入了胶着状态。
英美联军因为跨进地域作战,补给成了最要命的问题,这也给了伊拉克军方喘息的机会。
不过交火从未停止,伤亡也从未停止。
在巴格达周边的几个重要的城市,两军你来我往,小规模的交火,进攻与被进攻。攻占与被攻占,循环往复。
联军速战速决的愿望没有实现,伊军的抵抗也日益激烈。每天都有数百名伊拉克人从其他国家返回伊拉克,加入对敌作战的行列,保卫自己的国家。
对于本国人来说,英美联军,是侵略者。
同时,这场战争也遭到了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批评与谴责。
认为对伊的战争,并没有得到联合国安理会的授权,已经违反了国家法。
多个临近国家也禁止联军的战机飞越其领空,禁止联军通过其领土对伊作战。
全球的反战情绪日益高涨,并且举行了反对对伊战争的大游行。
战争中,受到最大伤害的,无疑是无辜的平民。
生灵涂炭,便是对战争最真实的写照。
很多国际大报的记者,都聚焦这场战争,以身犯险,进入战地采访。
很多人有惊无险,也有人为此付出了代价。
不幸的是,我们的这组记者刚安顿好,就接到消息,距离驻地不远的城市,爆发了小规模的交火。
本以为不会有太大影响,可半夜三更的时候,记者们入住的酒店就遭到了轰炸。
一时间,建筑物变成废墟,火光冲天。
受伤的人四散奔逃,生命,比灰尘还无足轻重。
而《焦点访问》栏目组的记者,也在这些逃命的人群中。
之前所有的心理建设这会儿都无效,都想不起来了。恐惧笼罩着大家,对自己命运的无法掌控,让人濒临崩溃。
只能慌里慌张的跟着大部队撤离,远离这片已经不安全的区域。
当国内接到消息的时候,已经距离事发超过十个小时了。
国内和在伊拉克境内的采访团队,完全失联,他们生死未卜。
因为战事起,我国驻伊的大使馆也暂时关闭,工作人员撤出,所以无法通过使领馆去寻找采访团队的下落,也无法得知他们是否安全。
“现在正在紧急联系伊朗的使领馆,请求他们就近帮忙寻找咱们的团队,希望老天保佑,他们平安无事。”
紧急会议上,张海灵眉头紧锁,对于这样的噩耗,她实在不想面对。
虽然去之前,大家都预想过各种可能发生的状况,但是真的发生了,还是令人无法接受。
二端双手紧紧捏在一起,她心里比谁都清楚,这次他们的同事真的很危险了。
失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