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母和贾政都是普通人,他们因为贾珠之死困在心牢中太久太久,他们的内心深处早就叫嚣着要走出去。所以,当这扇窗户被打开之后,贾母和贾政的第一反应就是:
原来都是因为王夫人!贾珠活着的时候就不管贾珠的身体只想拿捏着儿子,贾珠死了,还不时地拿贾珠出来刷刷,给自己谋好处!
贾母想得更多一点。
毕竟,贾元春是贾母的亲孙女,贾琰也是她的亲孙女,而王夫人只是她的儿媳妇而已。更何况,现在的贾元春只是皇后身边的女史,而贾琰已经是正经得了钦封的县君了。哪怕贾元春的品级看上去更高一点,可哪个孙女能给贾家带来更多的好处,贾母门儿清。
贾元春是四年前进宫的,算算年纪,如今也十九岁了。十九岁的大姑娘,又得了贾家和王家的支持还只是一个小小的女史,一个宫廷女官,连个低位宫嫔都不是,反而是贾琰,还不到十一岁就已经是有封号的县君了,万岁还特别赏识她,赏了皇庄和铜舆车,这可是天底下的头一份儿。
单凭这个,贾母就觉得贾琰比贾元春有出息。
之前贾琰因为红薯的事儿得了钦封的时候,贾母就盘算着把这个孙女儿送进宫去。当然,不是跟贾元春那样进宫做宫女,而是正经的做宫妃。就凭红薯那上千斤的亩产,贾母就知道,这个孙女儿将来也就两个出路,要么给皇帝做妃子,要么给皇子做妃子,没有第三个选择。
这可关系到贾家的百年大计!
贾母是心疼儿孙,但是贾政是她的儿子,贾赦一样是她的儿子。如果不是因为老义忠亲王,贾母怎么可能那么一味压着贾赦不许贾赦这一房出头?如果贾琰能够进宫做皇妃,那就等于说当今皇帝不会计较贾赦曾经是老义忠亲王旧人一事,自然也就不会清算整个贾家了。
这对贾家来说意义非凡。当初送贾元春进宫的时候,贾母的心中就七上八下的,虽然贾元春最后活了下来,可她最后成了宫女,贾母就在担心,皇帝是不是还在生气。哪怕现在贾元春成了皇后身边的女史,贾母也不见多少欢喜。反而是贾琰,才十岁就已经是嘉善县君了。对于贾母来说,这是一个讯号,一个代表着皇家开始原谅贾家的信号!
哪怕这个讯号有很大一部分是建立在红薯之上,贾母也希望,这是一个代表着贾家不需要继续沉寂下去的美好象征。
所以,方才王夫人想要叫人把贾琰拖下去打的时候,最生气的人就是贾母,现在又被贾赦一语道破贾珠之死,哪怕是推卸责任,却也让贾母的怒火有了一个发泄口。
跟贾赦一样,贾母也看得出来,王夫人这是忌惮贾琰,害怕贾琰日后会妨碍了贾元春,这才想要借故生事。
贾母在心中暗骂王夫人愚蠢:谁家姑娘在宫里不是互相扶持的?就这个蠢妇,现成的臂膀也想废掉!
贾母冷冷地道:“老二家的,方才我就想说了,这里是我的荣庆堂,二丫头是我的孙女儿!她就是有什么不好的,我这个亲祖母可以说得,她母亲也可以说得,再不然,她的教养嬷嬷也可以说得,可轮不到你这个做婶娘的多嘴。”
王夫人的脸一下子涨得通红。
贾母转头又对贾政道:“老二,不是你年纪一大把了为娘还不给你面子,人前做事人后教妻,这可是古训。可是你看看你自己,你媳妇如此行事,你是不是有错?”
贾政立刻跪下来请罪,承认是自己没有约束好妻子。
贾政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