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小儿子因差事上连连出错,被罚在家中思过,mǔ_zǐ俩自然又爆发了一场争吵。
争吵的导火线,算是老生常谈的话题,小儿子不想再混官场了。
这怎么可以,小儿子自幼生得好看,又满腹才学,想当年在宫里当伴读时,不只太后娘娘常夸儿子聪慧多才,连陛下都褒奖过几回小儿子的,她为小儿子感到骄傲,也对他的未来充满冀盼,他怎么可以辜负她的殷殷期盼,就此辞官出仕远离朝堂呢。
在她的强硬逼迫下,小儿子又回到了官场,半年后,再度因犯错被停了职,从此再没有回到官场,据说是礼部侍郎禀告了上头,上头决定就此罢小儿子的官职。
镇国公太夫人无力回天,用了好长时间,才算接受小儿子官归家的事实。
小儿子终于如愿以偿了,却也没过出富贵闲人的样子来,妻妾子女该怎么不理还是怎么不理,整天把自己关在书房也没见他看几本书,镇国公太夫人实在看不下去之时,难忍不住唠叨嗦他几句,日子就这么索然无味的一直过着,眼瞅着小儿子无缘于仕途,镇国公太夫人不又关心起别的事情来。
子嗣问题。
小儿子已经三十有一了,膝下却只有一儿一女,知道小儿子对珍珠和望秋都不上心,镇国公太夫人为了叫儿子能多开枝散叶,便从外头买了两个模样标志的姑娘给儿子,哪知,他还是碰都不碰,这几年来,除了用迷情药与珍珠有过那么一回,她几乎不曾听说儿子沾过女人的身子。
镇国公太夫人已经忍不住在暗暗犯嘀咕,是不是儿子那方便出问题了。
为了知道儿子是不是真的有问题了,也为了叫儿子能再有个嫡子,镇国公太夫人在心里一合计,就又给小儿子用了些迷情药,并且叫袁珍珠也去了书房,事实证明,董致远根本就没有问题,虽说完事后,袁珍珠趁黑离开了书房,但董致远又不是傻子,第二天仍是察觉到了不对劲。
在知晓又被亲娘下药后,董致远几乎是出离愤怒了。
“……致远离开府里后,一路骑马出了城,他在清河边下了马,就站在河边发起呆,这几天正倒春寒的厉害,又刮着冷风,小厮怕他吹风染了风寒,一直劝他回府,致远不肯,还呵斥小厮走远些,别烦他,小厮无奈,只好远远地守着,谁知,致远忽然一纵身跳进了河里……”镇国公缓缓叙述着小厮们的供词,“见致远跳河了,小厮吓得魂飞魄散,赶紧跑过去施救,等人救上来时,已经没气了……”
镇国公太夫人一边听着,一边呜呜的哭着,待大儿子说完,就忍不住又高声哭嚎起来:“致远,你这个傻孩子,mǔ_zǐ哪有隔夜仇啊,就为了这么点事,你就寻死,是不是真的要气死娘啊,致远啊,我的儿呀……”
声声悲戚,有如杜鹃啼血,可是已经逝去的董致远,却再也听不到了。
听亲娘哭得撕心裂肺,镇国公也忍不住眼眶发涩,有湿湿的热泪从眼角滚落下来。
第342章
“啥?董致远死了?!”季子珊刚恢复活蹦乱跳的神头,就从穆淮谦将军嘴里得知这一消息,她简直吃惊的下巴都快掉了,“到底是什么缘故啊,他怎么会……突然死了呢?!”
穆淮谦抿抿唇角,神色微黯道:“听说……是淹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