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还算是风调雨顺的,乡下地头在成方面比前些年好多了,可这年头买点儿稀罕东西都得凭票,她就琢磨着,给带点儿要票才能买到的好东西。
瞅了眼房门紧闭没啥动静的儿子儿媳那屋,唐婶儿进了厨房,打开了靠墙搁着的橱柜,里头除了锅碗瓢盆外,还搁了不少其他东西。
大半篮子的地瓜干,两包花生瓜子,一包木耳,还有两包早先备用的硬水果糖……
唐婶儿先是把硬水果糖拿了出来,买糖是要糖票的,而糖票这东西就连县里都不是每个月都有的,算是稀罕物件。又翻找了好一会儿,她从抽屉里翻出了一个水果罐头,仔细瞧了瞧还是蛮稀罕的山楂罐头。可别小看了这水果罐头,绝对是上档次的礼物,拿出去,送礼和礼的都觉得体面。
等小夫妻俩从屋里出来后,唐婶儿已经把明个儿回门要用的礼物备下来了。其实,像这种情况,假如能弄到烟酒就更体面了,可惜许学军并不抽烟喝酒,厂子里偶尔有发烟酒票,一准儿被老烟枪、老酒鬼抢了先。
光备了礼还不算,唐婶儿还有话要叮嘱。
“红玫啊,我也懒得同学军说了,横竖说了也没用,答应得再好,回头他还是嗯嗯啊啊的,就不这个劲儿了。我同你说,这些是给你带回娘家的回门礼,早些时候备酒席了些,这个月肉店又没开门,照道理,怎么说也该叫你割块肉回去的。咱们就先这么着,等正月初二那回,我提前想想辙儿,看能不能多弄点儿票来。”
唐婶儿依稀记得亲家公是抽烟的,不过乡下地头抽的都是自家卷的烟,至于酒,稍微上了年纪都爱喝,像她娘家兄弟每回见了酒,那眼神,锃光瓦亮的,比家里这大灯泡可亮堂太多了。
“妈你放心,我娘家人你也是知道的,不打紧的。”唐红玫也想光鲜亮丽的回门,哪怕她本人不在意,也要考虑娘家人的感受。城里人道乡下人淳朴,其实乡下地头是非更多,谁家日子过得好,谁家孩子出息,这些全是三姑六婆平日里挂在嘴上叨叨的。又因为唐红玫她妈进门连生了仨闺女,早些年那日子真叫是泡在苦水里似的,也就是后来她大弟二弟先后出生,外头的流言蜚语才少了下来,连她爷奶都渐渐好说话了。
当然,这些话就没必要同婆婆说了,就是唐红玫怀疑,以她婆婆的明,怕是早在相看前,就已经打听清楚了。
……
话分两头。
却说兴安公社第三大队里,唐爸唐妈早就望眼欲穿的盼着了。尤其是唐妈,她虽更偏爱后头生的俩小子,可对自家三闺女还是很疼爱的,尤其在生下三闺女后,她终于生了儿子,就老感觉后头这俩皮小子是三闺女带来的。
到了正日子,唐妈一早就打发家里俩皮小子去村口大树底下等着,还特地叮嘱道:“别光想着玩,看见你们三姐立刻回家报信听到没?不然叫你爹揍你!”
唐江唐河大声的喊了一嗓子,没等唐妈再开口,哥俩转身跑了个无影无踪,叫都叫不回来。
还是早上专程过来的唐红慧安慰道:“妈,老四今年都上初二了,早就是大小伙子了,这点小事儿你还不放心?等下你就能瞧见三妹了。”
“你们姐几个打小都懂事,也没叫我操过心。可这不是……红玫嫁到了城里,好是好,我老担心婆家人嫌弃咱们是乡下人。”唐妈微微叹了口气,地里刨食的泥腿子能跟吃供应粮的城里人比?可这么好的婚事,不答应又着实可惜,她左思右想,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