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谁,都可以这么理直气壮、光明正大地在全国人民面前挂着这么一块霸气的招牌百年,还没有被砸的!
如果,他们公司搭上这条大船,日后,再招几个这样的高材生回去,哈哈哈哈!他们都该回去做美梦去了。
但,关键时刻,她还是忍住了这份激动和兴奋。
深呼吸了一口气,苏小灿这才说道:“各位院长,您们的提议实在是太诱人了!
如果是其他的我们在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的项目合作,我现在就可以直接做主。
但是,各位校长,新明园的重建项目,现在已经超出了我们的能力范围之内。
我不能盲目地凭着自己此刻的喜好,就拉整个集团下水,我不是一个人,我身后还有成千上万的人依靠着。
当然,我的意思并不是就此拒绝。
李院长、蔡院长、华院长,我需要跟我们公司的合伙人们一起商量之后,再来决定,我们公司是否要承办起这项投标案。
我现在,唯一能给你们的回答,就是这个了。
如果,您们觉得我的诚意不够,或者,我自命清高、怠慢了各位,真的很抱歉。
在这件事情上,我不是你们的学生,而是一个需要背负起重担的企业负责人。”
“好!说的好!说的对!”蔡孟文第一个为苏小灿鼓掌,“小灿,你这样的企业家,才是更加让我们信任、值得我们合作的人。如果,你只是为了什么虚名或者讨好我们这些人来盲目地做这么重大的决定,我们反而要考虑一下,接下来,我们跟你们的合作要保持多少的距离。
但是,现在,我们看着你谨慎而郑重的态度,更加放心了不少,确实值得我们倾尽全力一起去努力!”
☆、第四百八十二章重大的选择
这是一个苏小灿未来成功之后,接受许多的媒体采访时,都忍不住提到的一段过往。
正是这段看似十分简陋、没有任何的正式仪式、合同、大家都仅凭自己的一时冲动而结成的临时盟约,让璀璨集团,有了迈向一流企业的能力和机遇。
在座的这些人都是行动派,一旦有了决定,便各自忙碌了起来。
李斌被留在了京都,跟着管理学院的院长们开始对这次投标案的相关细节进行协商和进一步的讨论。
苏小灿和崔以沫直接请好了一周的假期,回了元古市,他们二人的行程可以说才是重中之重,只有他们能够得到璀璨集团整个的财力支持,这个方案才有进行的必要。
李斌倒是对二人的元古市之行十分有信心,让管理学院的领导和教授们都放心地搜集信息,制定计划就可以了。
苏小灿和崔以沫却没有李斌的那副自信,充满了忐忑。
他们二人都知道时间紧迫,投标会的时间只剩下不到一个月了,他们在元古市浪一天,就意味着整个方案的筹划要晚一天。
时间就是效率,时间就是金钱呀!
在这边商谈完之后,两人直接由崔以沫开的车,一路一百二十迈的高速,在当天天黑之前,杀回了元古市。
苏小灿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