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吧,什么事?”
“大人,端山那边,那五个商人已经制定好了端砚的制作工序,想请大人亲自去一趟,好定下来。”
李文柏了然,原来是那五个商人已经定好了工序方案。果然是行家,动作倒是挺快的。
这是大事,李文柏也不拖延,清水洗了把脸,醒了醒脑子后,便坐上马车,在立二等人的护卫下,向草场的方向赶去。
等到了草场,已经是未时末了。草场的天空湛蓝,午后的阳光照在广袤无边的草原上,时不时有微寒的春风吹过,掀起一阵一阵的草浪起舞。
李文柏一下马车,便有一股淡淡的香草和泥土的气味传来,不禁有些心旷神怡。
一连过了五天,端山周围已经架起了不少木制架构的架子和高台,看模样,应该过不了几天,百姓们就能开始开山凿石了。
工地的不远处,有几个临时搭建的木棚,是专门供百姓们休息和吃饭的地方。没到了中午吃饭的时间点,就会有来自县城或者附近乡村的妇人带着准备好的饭菜,来到这里给自家夫君食用。
有些家隔得远的,或者家里忙着春耕,没空送饭的,也不会饿着。因为李文柏早就考虑到这些,早就命令工地的厨子备好了粥食和茶水,只要到了休息的时间,百姓们就可以道木棚子这边吃吃粥喝喝茶。可以说是相当的人性化了。
“大人,也就是您,要换了别人,哪能想的这么周到。您看看这些工人们的待遇,就是京都的工坊,都没这待遇啊。”李二牵着马,一边看着四周的布置,一边乐呵呵地跟李文柏说着。
“百姓们与我们是雇佣关系,不是主仆。说白了,就是合作的关系。他们为我们付出了劳动力,在待遇方面,我们自然不能亏了人家。”
李文柏说的是实话,在雇佣方面,他还是本着后世的思想和理念。老板和员工的关系,永远不只是劳动力换工资这么简单的等价交换。作为老板,只有真正为员工着想,谋取福利,才会得到他们真心的拥戴,工作起来也会更加用心。员工的幸福度,永远都是一个企业能否长久的一个重要参考标准。
这个道理,即便到了大齐这个时代,依然通用。
但是李文柏这个想法,听在李二的耳朵里,却是完全的陌生。毕竟是两个时代的人,想法不能共通是难的。于是李二很理所当然的,把李文柏的说法,当成了是自家大人一心爱民,为民谋利。
“呃……虽然听不大明白,但百姓们都说,大人您这是菩萨心肠。”
“菩萨心肠?”李文柏淡淡一笑,有些意外,摇了摇头,说道:“不,我只是个普通人。”
主仆二人边走边聊,最后在最边上的木棚子里,看到了那五个商人。
此时这五人正围在一起,商讨着大致确定下来的工序方案。见到李文柏来了,都连忙起身吗,躬身行礼。
“本官听说几位已经商定好端砚制造的工序方案?”李文柏开门见山问道。
“是的,大人请看。”
其中一个商人将李文柏请到桌子旁,指着桌上的图纸,开始介绍起来。
图纸画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