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曹东山还派出数支队伍,在各个乡村通往交合县城的道路上设置了栅栏,严禁任何一个村民与交合县城来往。
城外布置严密,可以说是将李文柏等人当做了瓮中之鳖,而曹东山则是做起了随时准备网的渔翁。
尽管兵临城下,大战在即,但城内的百姓倒挺淡定,因为地处边境,战争也不是没见过,所以在这样的境况下,百姓们的小日子还是照样过。
当然,这与李文柏这两个月做出的政绩也有关系。以工代赈救急难民,解救被私征的农夫,抓捕施五和蒋勇等人,还抄了他们的家,这一桩桩大事,让当地的百姓们,对这位新来的县令大人充满了信心。
那一些百姓的话来说,就是“咱们的青天大老爷连施五都敢抓,又岂会怕城外那些匪兵不成?”
如果说开仓放粮的事让李文柏初得民心,拿下施五,让百姓知道,如今的交合县令和过往之人全然不同!
县衙大牢里的审讯工作基本结束,该录的口供都录好了,该搜集的人证物证,也一样都没有落下。
曹严在他自己的府邸里很安分,一点都没有出逃的心思。
一切都在计划之中有条不紊的进行着,唯一让李文柏觉得如鲠在喉的,便是那三子,居然到现在都还没去找曹严投靠。
“看来,上次拉曹严去城头要挟曹东山的事情,闹得有些大了,打草惊了蛇,这个三子,只怕再也不可能去找曹严投靠了。”李文柏无奈地叹了口气。
三子不去投靠曹严,李文柏还怎么抓他?
或许,这是这几天里,最让李文柏烦心的事情了。
李文柏穿过廊道,来到庭院边的屋檐下,望着被雪铺白的庭院,伸出手,接住了几片雪花,在手指尖揉捏了两下。
“下了连续大半个月的雪,这两天终于小了,看这天空隐约有放晴之迹象,想来这雪,也要停了吧。”
刘安从另一边走来,站到李文柏的身旁,雪小了,他心情似乎也变得好了起来。
“是啊。”李文柏喃喃道:“雪停了,算算时间,我等的人,也该到了吧。”
刘安闻言,脸色微变,叹了口气,“希望快点到吧。”
……
到了下午未时末,雪果然停了。
许久未见的大太阳,终于露出了真身,和煦温暖的阳光,普照大地,给交合百姓带来温暖的同时,也扫去了笼罩在众人头顶近十天的阴霾之气。
但大雪放晴的喜气,并没有传到曹东山的军营里。
此刻在议事营帐内,曹东山正与五个中年副将激烈地争吵着。
时隔多天,他再一次提出了攻城。这与几位副将以及曹严的计划相左,自然得不到几人的支持。
“曹将军,我等不明白,我军明明可以将李文柏等人困死在县城内,只待城里粮绝,李文柏自会投降,何必急于这一时?若鲁莽攻城,我等又将置曹刺史的姓名于何地?”
几个副将不明白为什么曹东山会这么急躁,好好等就行了,他们的顶头上级在人家手里,他们急也没用啊。
其实曹东山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自己等不下去。他总觉得李文柏在后面准备了什么阴谋诡计在等着他。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