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吧?”
“不瞒诸位,家师和师兄的确希望我留在京城,彼此间也好有个照应。”李文柏回答,“可和权重兄、之兄一样,在下能过会试已经是侥幸,阁试就更不可能了,去六部又太过束手束脚,我已经和家师表过态,希望能外放北疆,最好是去贫困一些,能够出政绩的县城。”
众人又是一番赞叹,最后发现除了一甲的三人之外,二甲进士中竟然有一大半希望外放为官的。
李文柏心知肚明,能够考上进士的大部分对政治都不会太过钝感,京城风雨欲来,这个时候与其冒着被当作炮灰的危险留在旋涡中心,还不如去外面拼上一把,等风头过去后再寻机调回京城。
毕竟不是每个人都如赵钰般自信的,这个十九岁的小伙子简直是满怀期待,迫不及待地想要在朝中大展拳脚。
夜半时分,众人也喝得差不多了,该醉的早已醉倒,李文柏也不开始头昏脑涨,时间也不早,众人于是各自作别。
离放官也不过只有三五日,此后众人就将各奔东西,告别时多少有了些感伤。
赵钰拍拍李文柏的肩膀:“冠玉是去书院还是贺府?不若一道如何?”
知道赵钰这是有话对自己说,李文柏欣然答应,示意贺府的马车在后面跟着,自己和赵钰一道登上了赵府早已备好的马车中。
要说这文官家和武将家果然就是不同,连各自的马车都显得十分不一样,贺府的马车重在安全,看起来朴实无华,根本看不出是辅国大将军家的马车,但车厢车辕上机关无数,一看就是为了防止遇上刺杀用的,别说在京城,就算在战场上也能如履平地。
赵府的就文绉绉很多,上面很多华而不实的装饰,除了彰显身份外毫无作用,但文人历来就是如此,赵明宇当然不能俗,李文柏对此也没有什么意见,只要不是用的民脂民膏,人家有钱,你管人怎么用呢,何况因为赵钰的缘故,李文柏对这位素未蒙面的礼部侍郎有了先入为主的好感,自然就更不会在意了。
“冠玉。”赵钰一改在席间的笑容可掬,变得严肃起来,“冠玉所言希望外放北疆,可有决定是去哪个县?”
“这哪是我能决定的?”李文柏一头雾水,“吏部按照实际空缺决定,哪里有我一介毛头小子置喙的余地?”
赵钰愣住,随即哑然失笑:“...也是,是愚兄太急了。”
李文柏问:“赵兄,出什么事了吗?”
“的确有些古怪。”赵钰说,“席间那个老为难你的孔正孔仲直,冠玉可还记得?”
“当然记得,当初在会试考场我还帮助过他呢。”李文柏说,“这仇真是结得莫名其妙,他真是因为对商人反感才对我做如此姿态?”
“谁知道呢,这些先不说。”赵钰皱起眉头,“琼林宴时愚兄得到风声,孔仲直的去向似乎已经定下来了。”
“哦?”李文柏好奇,“是去哪里?御史台或大理寺?“
“我原本也这么想。”赵钰说,“可听说,他会外放西州交合县。“
“西州?陇右道?”李文柏不解,“交合县是中下县,他一个同进士,能去那里任县令?”
同进士外放任官,一般只能从县丞或县尉开始,若想外放一县主官,就只能去贫困的下县任从七品县长。
中下县虽然只比下县高上半级,但主官也是七品县令,按例该由七品以下官员升任,或直接外派进士,怎么会轮到孔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