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亦是沉闷,跪坐在榻上忍着腿脚上的伤痛,恭恭敬敬地行礼磕头恭送圣驾。
账外,皇帝将他最看重的禁卫首领留下,又低声吩咐安喜:“好生看着他。”
安喜恭敬应,“。”
皇帝停了一瞬,又道:“若再出差池你也不必回宫了。”
坠马之事还未来得及查明白,他实在难以安心。
前者听了这话浑身发颤,连忙跪地道:“奴才明白!奴才必尽心尽力,十日内定回宫为您当差,替您效力。”
他眼中泛水光,知晓圣上此刻心中必然难过,又不能安心丢下魏七。
可事情重大,前者又才受了伤,实在不能带上他。
御驾策马离,千骑轻装随行,披星戴月,昼日不歇,疾驰一整日却仍是迟了一步。
离紫禁城还有一个时辰的路程,报丧的几个侍卫与御驾撞上。
皇帝像是霎时便歇了气,他胡须未刮,脸面未净,只一夜功夫就憔悴了许多。
御驾临城,城门大开,夜色深沉,满街点灯挂白迎帝驾。
百姓窝在家中替天子与方逝去的太皇太后祈愿。
汗血马在空荡荡的外城大街上疾驰,马蹄声踏碎寂静。
北海阐福寺的钟声与紫禁城内的永乐大钟同响,钟声浩荡。
帝驾疾驰,如飞箭自永定门入外城,经正阳门至内城,又由大清门归皇城。
再穿承天门与端门,最终自午门中门插入紫禁城。
重重宫门,开了又合,像是在锁一颗强大冷硬的帝王心。
帝深夜归宫,阖宫迎驾。
皇帝在乾清门前下马,步履已有些不稳。
后宫众人接驾,“请圣上节哀。”
喊声震天,皇帝未曾理会。
一路疾驰至寿康宫,敬妃等高阶妃嫔携皇子公主跪在寿康宫门外,皆身着孝衣,啼哭不止。
皇帝举目四望,目露茫然神色。
长乐敷华内,太皇太后躺在榻上,面色青白,神态却仍算祥和。
皇帝像是要站不住了,他勉力维持行至榻前。
“祖母……”终于眼眶发红,言语哽咽。
“孙儿来迟。”低语消散于阴沉宫殿。
承盛六年八月十二,寿康宫太皇太后崩。
梓宫奉安宫中,帝辍朝九日,仍循以日易月之制,需服缟二十七日。
正殿设几筵,建丹于门外右旁,自亲王以下骑都尉以上及公主、福晋、命妇等咸集。
京中所有军民,男去冠缨,女除耳饰,举城挂素帛。
承盛六年八月二十,承德禁军赶在太皇太后入葬前一日回宫。
魏七等人着素帛孝衣回乾清宫,稍稍修整仪容后便赶去奉安宫哭灵。
举宫皆白,王公大臣进出不绝,宫女太监面容愁苦,处处皆是哀凄。
魏七等人跪至奉安宫门外,安喜入内面圣。
皇帝一身素缟跪在灵前,额上戴白布,长发短去一截,束在脑后。
形容憔悴,竟是消瘦不少。
也是,安喜想着,服素八日了,难要失些血肉。
依照礼制,本只需守灵六日,皇帝却执意辍朝九日,百官称道圣上孝德,不忍反对。
帝又破例自剪其发,以示哀思。
“圣上。”安喜跪地请安。
“人呢?”皇帝问,声音低沉沙哑,冷漠不已,听不出其间情绪。
“回您的话,魏七现下就跪在奉安宫外。”安喜微一顿,又道:“安然无恙。”
他到底未将路上那多出来的一桩事报上去,圣上此刻已是心烦,既然人最终无事,还是莫要再添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