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沈广志一样问了同一个问题,“儿子你过了吗?”
林景松开刘明轩的手扑到自己爹的怀抱里,笑得甜甜的,“我通过考核啦。”
弟弟松开了自己的手,刘明轩有些失落,对着急的看着自己的父亲有些无打采地回答,“我通过了。”
刘庆本来看儿子表情有些不高兴,还以为自己儿子没通过考核呢,正想安慰他,就听他说通过了,刘庆瞪大了眼,你通过考核了,干嘛一副如丧考妣的模样。好气哦,刘庆看了想打人。
这边刘庆气得要死,那边沈广志高兴得要死,抱着儿子就笑了起来,“好好好,我儿子果然聪明。”李景江他们也高兴地笑了起来,“长寿,好样的。”
这时学院的人拍了拍手,示意大家安静,“诸位,请安静一下。这次有15名学生可以进入书院学习。明天辰时你们就可以来报道。在书院读书的学子,一个月只能回一次家,而且不能走读,要住在书院,你们看着把生活用品带齐来书院。我们集贤的束是一个月10两银子,这包括伙食在内。书本的话可以在学院买整套的,亦可以自己在书店买,这个我们没有硬性规定。另外青衿和笈囊也要准备好。”
等家长们都记住要求了,书院的人也宣布今天的考核结束可以各回各家了。
林景和刘明轩依依惜别,其实是小正太舍不得和弟弟分开,还是林景哄了他几句,说明天就能见面了,小正太这才和自己爹上了马车。
沈广志也抱着儿子上了牛车,李元江带着父子两到江城的市集里去买要用到的东西。江城是个很美丽的地方,它因峦江的主流干道流经整个城市而得名江城。有了峦江的存在,江城就是一片乐土。
江城的市集很大,街道很宽阔,街道两边是茶楼,酒馆,当铺,作坊。街道两旁的空地上还有不少张着大伞的小商贩。街道向东西两边延伸,一直延伸到城外较宁静的郊区,可是街上还是行人不断:有挑担赶路的,有驾牛车送货的,有赶着毛驴拉货车的,有驻足观赏峦江景色的。
林景像个进城的乡下人目不转睛地看着眼前的一切。虽然前世看多了富丽堂皇的建筑,现在这些建筑看起来简陋得很,可是眼前的是真正的古代市集啊,在现代哪有机会可以看到这幅盛景。
沈广志见儿子好奇的看着市集里的景象,好笑地摸摸他的头。临近中午,四个人走进一家酒楼去吃午饭。
这个时候是饭点,酒楼里人声鼎沸,一楼已经满人了,李景江要了一个二楼的包厢。
小儿热情地领着他们上了二楼,包厢还算宽阔,除了一张桌子,几张椅子,墙上还挂了几幅花鸟画。不喜欢吵闹的客人一般都会选择包厢,虽然比在一楼吃饭贵了一些。但一般能出来酒楼吃饭的人是不会在意那一点钱的。
李元江点了几个酒楼的招牌菜式,然后问要不要酒。沈广志不是爱喝酒的,就拒绝了。李元溪是不爱在外头喝酒,也拒绝了。李元江点点头,没有点酒,嘱咐小二快点送菜上来,就让小二下去了。
第14章
林景坐到了窗户边的位置。菜还没有上来,他就趴在窗户边看楼下的景象。江州府的经济很发达,更是大雍朝有名的三大产粮基地之一。而江城县又是江州府隶下最繁华的县城。可想而知,在江城的百姓大都是富裕人家。
江城底下那么多个村落,多少人家都盼着自己儿女有福气能嫁娶江城的人家。林景记得村里就有一户人家的女儿嫁到了江城,那户人家多高兴啊,平日里对着村里的人趾高气昂的,常常说起自己的女儿有福气,能当上少奶奶。仿佛自己家已经变成有钱人家了一样。反正他们这样的作态确实挺讨人嫌的。
不过这也说明了江城的富裕,不然为什么那么多人削尖了脑袋也要钻进这江城。
就在林景感慨的时候,小二把菜给端上来了,一碟一碟地摆放好,然后恭敬的说,“客官,您慢用。结账的时候再叫小的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