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同他的童年。
他在那一刻,就像所有受够了“家庭”这个本应温暖安全的词汇截然相反的残忍折磨的孩子那样,随着父母的分开,从被迫承担两个成年人同时施加给一个孩子的所有压力的那一刻起,从要在每个人问起家长时回答“离婚了”的日子的到来的那一刻起,咬着牙关,骤然长大。
那天开始,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稳固程度,田钺就彻底放弃去相信了。
他开始变得少言寡语,即便开口,也是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为了活下去,一个孩子选择了学着讨好,学着忍耐。他在姨家寄宿的那几年,一直违心地顺从着,容让着,顺从着并不算多么待见他的姨夫,容让着总跟他过不去的表姐。上了初中,他进的是封闭式管理的学校,同宿舍人高马大的孩子欺负他,他一声不吭。他利用一切时间锻炼身体,利用一切机会搜集信息。他一直忍到初三模拟考,那个欺负他的孩子,因为座位里有写着数学公式的纸条而被判定作弊,最拿手的一门功课记为零分。对方怀疑是他栽赃陷害,田钺则在愤怒的拳头伸过来时,一把挡开,然后死死揪着对方的校服领口,用已经在坚持不懈的锻炼中变得足够结实的手臂将其抓起来顶在了墙上,四目相对,一语不发。
欺负人的人,怕了,据事后描述,那孩子说,看眼神,当时他真的以为田钺会杀了他。而他不明白的是,自己居然没有意识到,从何时起,那个受欺负的家伙就变得那么高大了呢?
那一刻,终于尝到了凌驾于他人之上是什么滋味的田钺,走入了人生的第二个阶段。
有些坚持,他放弃了,有些矜持,他放开了,他从内敛,一步步变得张扬,变得招摇,变得不可一世。
高中,大学,他始终住校,他想方设法打工挣钱,自己付住宿和伙食。毕业后,他就基本跟家里人切断了联系,他换了一个又一个工作,一步又一步往上爬,他用尽了手段,把自己最阴暗的那一面用了个淋漓尽致。终于,在三十二岁那一年,他在公司里当上了部门总监。
底下的员工怕他,说他长得像神,办事像鬼。中层的经理和主管恨他,骂他阳奉阴违,狠毒狡诈。喜欢他的,只有那些老总们,因为他真的在给那些肥头大耳的老家伙赚钱。
对此,田钺不在乎,反正他的目标,也只是在给别人赚钱的同时,给自己赚钱。
他在金街上的大公司任职,他住得起城区内一百平米的“单身公寓”,他开得起玛莎拉蒂levante,他去得起草民过年过节过生日才舍得花钱订位的高级餐厅和娱乐场所。这些加起来,他可以假装忘记一切,忘记自己的所作所为,忘记心里的伤疤,忘记给别人造成的痛苦,和在眼看着那些痛苦上演时,心里疯狂萌生的良知和悔意。
他若是想要什么,没人能阻拦,他若是想铲除谁,没人能抵挡,也有人说过早晚他会作到头儿,早晚他会亲口尝到报应的苦味。对此,田钺不置可否,他甚至有时是赞同的,可在满口苦味的那天真的来临之前,就让他骄纵跋扈下去吧,可以停留在顶端的日子,可以不被驱使的日子,可以不必去一口口吞咽无助的日子,他多过一天,是一天。
他在报复过去的时光,然后就这样,报复着,报复着,习惯了,习惯了,终于自己亲力亲为,把所谓的好日子,走到了尽头。
上个月,他开除了一个员工。只因为一点开始其实并不算严重的错误。一个他只要出手挽回一下,就可以弥补然后平息的错误。但他没有,他眼看着问题扩大,而后把责任都推给了最初犯错的人。
然后,对方自然是需要拾东西滚蛋的,走之前,那个曾经面色白嫩,还微微胖过一阵子,不知是不是因为这件事,整个人突然就气色变差了好多好多,还在几天内就瘦到裤腰也松了的员工,那个据说在底层员工之间人缘还算可以的被驱逐者,那个甚至有一些耳闻在外面有个同性伴侣的疑似“死玻璃”,抱着装着自己最后一点办公用品的纸箱,走到他面前,看着他,蜡黄的脸面容平静,缺乏血色的嘴唇张开,给他留了一句话。
“田钺,你有后半生可以把问题想清楚的。”
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田钺不知道,他也懒得知道,他只当这是一句气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