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曹操不想当皇帝的?他只是没等到称帝的时机罢了!除非他公然反汉,否则他就永远只能当他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丞相,若他真的如自己所说对东汉王朝忠心耿耿,他儿子曹丕也该一脉相承才对,怎么反而将刘协赶下台,自个儿建立了曹魏政权?
卫夜对曹操这个人不是很感冒,不可否认他自身的能力,若是用在真心辅佐刘协执政上,乱世兴许要往后拖许多年,枭雄之所以称“枭”,即使他人格魅力再大,历史也已经盖棺定论。
所谓因果循环,报应不爽,曹魏是怎么对汉室的,未来的司马家族就怎么对他的子孙,司马王朝、晋室江山,不就是这么来的?
卫夜掠着小破孩飞奔,在黑夜中就好似滑翔的鹰,无声无息,迅猛敏捷,在成千上万的大军中亦是来去自如,转瞬之间,就将董卓和他那虎狼之师抛在了身后,也是直到这个时候,卫夜才听到小破孩小声地吐了一口气,以及一声压抑到极致的哽咽。
算了,她还以为他真的一点也不害怕呢,到底是个孩子!
卫夜救走了刘协,有没管董卓大军发现刘协失踪如何愤怒,她更没有带着刘协立刻返回无名岛的意思,反而打扮成了一名游方道士,将刘协扮作小道童,师徒两人满世界转悠。
卫夜的目的就是带着刘协体验民间生活,自然不会把游历过程安排得太舒服,风餐露宿都是常事,忍饥挨饿也是家常便饭,哪里有兵祸匪乱就带着刘协往哪里钻,更有流民的窝棚,乞丐的破庙,官府的义庄,怎么惨烈怎么来,看得刘协连做了好些天的噩梦,等梦醒了,也不再执着于向卫夜学武功,力一点一点地向这乱世的民生百态上转移,很显然,不用卫夜说明,他就已经悟到了很多东西,整个人都成熟了许多。
卫夜并不是非要把一块皇帝坯子往低处按,大材小用也不是这么个用法儿。
刘协在做皇帝方面的天赋,实在是出众,他从九岁开始就在各大权臣手中辗转,过得堪称窝囊没尊严,而这些野心勃勃的权臣,谁会好心地去教授他所谓的帝王术,治世才?他从来就没有受过这方面的教导,却在被曹丕贬谪山阳县后,靠着后天摸索的经验,一点一点把这乱世的贫瘠小县经营成了难得的桃花源,光这一点,就足够让如刀的史笔对他宽容有加!
作为一个已经养过一任女帝的经验丰富者,卫夜并不想浪刘协的才华,她也不是在搓磨刘协,只是希望他别说出“何不食肉糜”这样的可笑之言,另一方面她们沿途也没放弃救人,这救下来的人,卫夜就直接交给刘协安置,短短两个月,就把原先不太接地气的贵族小正太折磨得张口闭口衣食住行吃喝拉撒,只恨不得连路上倒毙的死人身上都摸一摸,哪怕摸到一个大钱儿,那蚊子再小也是肉啊,师父养了那么多人,不节省点实在是养不起啊!
对于卫夜不停捡人的行为刘协是有些不理解的,在他看来,一时乐于助人的行为没问题,但师父这种明显打算帮助人一生的行为,是不是有点吃力不讨好呢?
才十岁的刘协固然聪明早熟,却也没聪明到妖孽的地步,他对‘百姓’两个字的认知,也并没有后来那么深刻,他心里甚至没有自己是这个偌大王国的皇帝的自觉,总觉得皇帝还是自己的哥哥,而他还是那个事不关己的陈留王,还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去看待这个混乱的天下!
有些话,卫夜觉得,告诉了刘协,他未必能听懂,但是依然要告诉他,哪怕他懵懵懂懂,也会下意识地去寻找答案,然后才能获得更深一层的理解或感触,美其名曰‘为他好’的隐瞒,其实都是一种自以为是!
“阿和呀,眼光放长远一点,你没看董卓迁都,都要把洛阳的百姓掳走嘛,为什么?因为人,是王朝的根基,没有人,什么都做不了,地没人种,就没有粮食,布匹没人织,你就没衣服穿,屋子没人盖,就只能睡在荒郊野外,jūn_duì没人补充,那只好等着别人来打你,你如今孑然一身,啥都没有,不拢点百姓到身边,将来可怎么办?别忘了你的身份!这些人,我拢来,为什么都交给你?因为他们都将是你心腹的班底,是你最忠实最牢靠的子民,你引导他们,善待他们,给予他们最起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