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信息之间是互通的,有典型性的新闻很快就被全国性的媒体跟着报道,这则新闻刚发布没多久,全国性的媒体就报道了,更多的网友看到了泼妇的骂街形象,和莫末冷静睿智的处理态度。
网友们沸腾了。
如此不要脸的行为理所当然成为网友们抨击和笑话对象,网友转发时都顺带加上一句引起关注的“转给首页看奇葩”,然后经过莫末的水军推动,事发地被热心网友透露出来,拾光工作室的微博被网友们关注,工作室的置顶微博也引起了网友热议和转发,很快,“拾光工作室”的名字就频繁出现在首页上。
紧接着,警方就厉榕盗窃设计稿的调查出了结果,确认厉榕盗窃事实存在,虽然因拾光工作室发现及时,盗窃未遂,但如盗窃既遂,将会对工作室造成极大的损失,故警方认为罪名成立,已将该案移交检察院,等待进一步处理。
当然,这个结果是内部消息,莫末知道后,松了口气,只要警方调查结果确认厉榕有犯罪事实,就好办了。她将警方的立案决定书以及厉榕盗窃前后的视频录像,全部放到了工作室官博上,但因为视频里只字未提暮,且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厉榕是跟暮有联系,所以博文没有明确指出厉榕是受谁指使。
不过网友却明地捕捉到了视频里的关键名字:廖简。
廖简是谁,哪来那么只手遮天的本事,唆使厉榕反叛,还有那能力让拾光好看?
于是无聊的网友们顺藤摸瓜,沿着这个名字扒到了廖简的真身,越扒越深,最后竟然扒到了廖简到培训学校大闹,被莫末怼回去的丑事。
网友们恍然大悟,原来梁子是这么结下的,不过,廖简到底是哪根葱,很有名吗?就是一个贸易公司的老总而已,这家贸易公司名气也大不到哪去,她今天能当上董事长不过是走狗屎运而已,本事又没有多少。这年头,缴纳一块钱注册资本金就能成立公司,自认命董事长,董事长这名头实在廉价得很。
网友完全一副看傻逼的表情看廖简,实在扒不出她到底有多牛叉,就把关注点转到了拾光和暮的撕逼上。
拾光的调色盘博文没有直接打死认定暮抄袭拾光,而是语气平和,言辞凿凿地以事实和大量证据证明所谓的抄袭点都是大众设计,不足以构成抄袭,如果暮继续这么诬陷拾光,拾光将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这淡定的处理态度让网友们好感顿生。
有是非辨别能力的网友,一看就知道暮是恶意碰壁,有意陷害,于是在网友们的支持下,负面舆论逐渐倒向暮,被挂上“碰壁”、“不要脸”等负面标签,原本一致炮轰拾光的局势全被扭转了。
拾光在这时候,发了一条千字长博文,就整个事件的始末作了详细说明,博文中的暮和廖简都是用了某店和某人的称呼代替,没直接点明,但网友都知道所指为谁。为拾光愤懑不已的网友,组团到暮的微博下嘲讽暮的所作所为,而不想介入纠纷的网友则因为拾光的态度和莫末的处理能力,关注了拾光。
在多重曝光和变相宣传的助力下,拾光工作室的粉丝数极速暴增,淘.宝店的订单量上升了20%,但这并没有让拾光逆袭成知名品牌。
究其原因,是拾光的服装定位问题。
服装都是由莫末亲手设计,选用的都是上层布料,质量很好,这就意味着成本高,定价偏高,会购买的都是上班族。然而服装设计又偏向市场化,类同元素过多,没有特别品出挑的设计,有财力购买的上班族,可能会更多地选择价格相对高一点、设计更独特的。
莫末此前也发现了这个问题,但那时为了迎合市场,积累资金,她不得不妥协,一直到现在,也没找到一个好的突破口转型。她的设计理念别具一格,常常跳脱古板严肃的思维,设计出独特个性的服装,然而这类型的服装却不被人接受,甚至被人灌以“奇葩”的名头,这在她入行早期,也就是热情最洋溢的时候,无疑是个沉重的打击。后来她只能接受现实,把那些所谓的奇葩念头起来,尘封设计稿,设计传统又迎合市场需求的服装。
服装设计没有出色点,品牌当然发展不起来。
现在时机到了,曝光率处于前所未有的高峰期,正是转型的突破口,她可以大胆地发挥才能,放出她曾经的设计稿,打一个漂亮的翻身仗。
她对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