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村,会不会伤元气......
大勇见状连忙阻拦:“诸位......咱不知道底细,不能随便应了,万一有个闪失!”但是没有一个人能把这话听进去的,毕竟是30两啊,在灾荒的年月,够一家人生活很久。
冯达也放下饭碗跑过来凑热闹,他挤进人群高声说道:“算我一个!”这笔钱省着用,够儿子娶媳妇了,既然大家都去,他也没什么好担心的。
站在人群外一脸茫然的冯邺并不清楚发生了什么,但村里人似乎很高兴,这些陌生人的到来让小山村沸腾了!
当晚,壮丁们就跟着严四下了山,前往天津卫。
唯独大勇留了下来,黄昏,他蹲在村口的老君庙前喝闷酒,嘴里念叨着:“你们不听我的劝,恐是要后悔的!”他愿意看到三十壮丁带着钱平安归来,可心里却一点也不踏实。但父亲却安慰自己,说那么多人一起上路肯定没问题,是他胡思乱想。
夜色深了,冯邺躺在茅屋的炕头上望着母亲缝衣服的背影,轻声问了句:“娘,爹什么时候能回来?”
“说要三四天,路上不好走可能耽误呢!”她借着油灯将手中丈夫的裤子补了又补,马上天就凉了,如果这次能赚回钱来,就给全家置办新棉衣,这样三口人就不会再生冻疮。
“哦!”冯邺仿佛被安慰了,自打记事以来爹就没出过远门,他多少有些不安。
母亲放下裤子,刚要把油灯吹灭就听到外面传来一阵喊叫声,她赶忙跑到门口用门闩抵住了乌黑的木门,透过腐朽的木门,火光映射进了屋内。
他惊慌的从炕上爬起来,却听到了母亲尖锐的喊声:“躲起来……快!”
娘的喊声伴随着冯邺度过了无数个凄凉的夜晚,然而他却记不太清楚了,那时他才8岁。对于冯村当年究竟发生了什么,至今他都想不明白,更多时候他是不愿意回想,因为毫无意义,他并不能从儿时的回忆中获得任何东西。
“你们几个别磨磨蹭蹭的了,万岁爷都要走了,还能留着咱们吗,赶紧把东西利索,晚一步大炮就轰进来了!”御膳房的太监总管赵公公唉声叹气的说,这屋里的八个小太监都是他看着长起来的,尤其是乖巧懂事的冯邺,也是他最得意的“门生”,只可惜这大清国彻底完了,就连皇上也不能再住紫禁城了。
忙着拾细软的太监们没有一个不发愁的,更有甚者还哭天抹泪,但无论他们怎么闹腾,也改变不了今天必须出宫的事实。
“小邺子,你过来!”赵公公把已经势好行李的冯邺叫到一边,示意让他将耳朵贴过来讲话。
二十一岁的冯邺毕恭毕敬的上前来,礼貌的说:“您说吧,我听着呢。”
赵公公侧耳小声说道:“你的去处我帮你找好了,到贝勒爷载家去干活吧,贝勒爷人好,福晋也和气,好歹你算有个容身之处。”
他眼中的冯邺是个懂礼数,勤快聪颖的年轻人,清秀的面庞,看上去像个读书的,漂亮的大眼睛赛过姑娘家,总是干干净净利利索索的,如果不是做了太监,可能会有更好的归宿吧?
赵公公也了解冯邺的身世,这孩子没家了,逃荒出来后就让人拐骗了去,净身卖进了宫,没了这儿的差事,等于没了退路,他也算是为冯邺做了件好事。
“公公,小的该怎么谢您呢!”冯邺赶忙跪下磕头,却让赵公公拉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