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能者多劳,贾琰安慰自己,按照皇帝的要求,叫来可靠的属下去找人。另外,他还有别的想法,皇帝也算给他提个醒,田子原如今做掌柜,出来进去都有会武的人保护。男人不难找,但会武的女人难找,他打算让田子原给他寻几个会武、身高体壮的壮妇,出来进去跟着黛玉和孩子,以保万全。
想到这里,贾琰突然有个好主意,他将文件放回去,把节略带走了。节略只是记载大概,并不完全,过去通政司官员都会拿着这东西让幕僚帮忙整理,他没有幕僚,可他有个特别聪明的媳妇!黛玉细心谨慎,一定能整理的不错,说不定会发现什么他之前没发现的东西。
贾琰前往崇文馆的时候,皇次子、皇三子,和母妃强烈要求说能够跟得上学业的皇四子都散学。因为皇次子和四子同母,他们兄弟走在前头。皇三子被太监领着在后面,正好碰上贾琰,他侧身避让,没想到皇三子停住脚步:“贾大人?贾大人是来找大皇兄的吗?”
诶?他们可没见过几次,这孩子居然记得他。贾琰欠身笑道:“三皇子散学了?臣奉旨过来,没想到已经散学了。”他蹲下和皇三子平齐,“三皇子也念书了,师傅也是陈侍读吗?”
“不是,”小皇子奶声奶气的摇头:“是孙侍读,孙钊孙侍读。”
孙应勉……贾琰的脑子想被什么玩意敲了一下,这到底怎么回事?因为皇三子、皇四子都比司徒循小一到两岁,皇帝并没有正经指派师傅,就是让翰林院酌情就是了。他感到在这皇城之中,在他们都忙着“大事”的时候,的确有些事情脱离了控制。贾琰笑着目送小皇子们离开这里,快步走入院中,正赶上司徒循也带着太监走出来。
短短几个月,经历母丧的孩子成熟许多,现在的司徒循看上去倒像是平常人家十岁左右的样子。他看见贾琰也是一愣:“贾参政,您怎么来了?今天看见陈侍读,我还以为你不教我读书了。”
贾琰并不想给他增加无谓的负担,只说皇帝命他过来瞧瞧,却正好赶上他们散学。两个人聊聊学业,司徒循还问林先生和贾非的好,说等他孝期结束,一定去看贾非。贾琰心道,等你孝期结束了,那小子就要被皇帝拎到崇文馆陪你喽。
这个消息他没说,到时候当成一个小惊喜吧,如果那个时候司徒循还盼着朋友的话。司徒循看着贾琰:“参政是想知道我遇上太监赌博那事?”
“郡王为什么这么想。”贾琰并不惊讶他会得出这个结论,但他想知道这个孩子是怎么判断出来的。
司徒循挥手让太监离远点,还带着几分稚气的脸上有些无奈:“父皇说过,参政一向守时,怎么会赶上散学的点奉旨看我们学业呢。必然不是为了这个,那么特地和我一同走,就是来找我。现在我能有什么事,只有那件事。”
叫他这么一说,好像目的被发现是正常的,倘若发现不了才是笨蛋。贾琰也不故弄玄虚,直接问了几个问题,司徒循也一一回答。然后贾琰就道:“郡王去上皇、太后那里吧,陛下也在呢。”
司徒循想走,又停住脚步,好像有有什么问题想问,但是抿着嘴还是告辞离开了。贾琰看着矮小的背影,果然经历过事情才会成长,可是对于丧母的孩子来说,这种成长真是让人憎恨。为什么要夺走我们的母亲呢……
心情沉重怎么办?回家看自己傻儿子就好了,贾非已经通背了孝经,还没上新书,此刻正在家中园子里作反:追着白鹅满园子跑。黛玉不仅不阻止,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