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楚父亲是否还活着。所以说,从司徒循的角度来看,戾太子的失败无关所谓的正义与非正义,他只是手段不如人,加上时运不济,所以死了。
如果他幸运一些,汉武帝的确驾崩,那么以太子的才能,在迅速平定长安之后,赶往甘泉宫手刃奸臣而后继位,并非难事。
“这就是学生的看法,可是……”司徒循低着头:“先生,如果一个人真的不够幸运该怎么办?如果一个人像戾太子一样,做了所有应该且能做到的事情,他还是失败了,要怎么办呢?”
作者有话要说:
开工第一天,大家尽量愉快
233333,本文也走入最后高潮部分了……大概下月初,贾疯子就会开始更新_(:3」∠)_感谢支持
第97章
同样的问题,儒释道三家的解决方法既有相同之处,当然也有不同。而对三家都略有涉猎的黛玉还是不好回答这个问题,主要是说话对象,她不知道怎么解释才能让这个孩子不用紧张这种问题。
有人说但行好事、莫问前程,秉持本心就好,可是如果这样做了还是没有好结果,当事人真的能做到一点怨怼都没有吗?会不会有人怨恨命运,命运会强加给人一些东西,终生背负无法抛开。
司徒循还在等待着林先生的答案,这位林先生却突然将他抱起来放在书桌上,两个人四目相对,黛玉就道:“我要说的话,世子现在未必都能懂,但也不必着急,等到世子长大了,自然就懂了。”
以司徒循的出身,他最好的选择还是顺理成章的作为太子、将来做皇帝,对于一个皇帝来说最重要的品格是什么?黛玉不知道,或许有人认为是勤政、爱民、也可能是有城府有手段,但是这些东西不见得能让一个皇帝做皇帝。
汉献帝没有手段吗?他有,可是在天时地利人和都不在刘氏身上的时候,他也只能选择与曹氏绑在一起。
那么,作为一个人来说要如何才能过好一生,黛玉认为是顺应天时,能够发现、并且把握住属于自己的优势。如果是贾琰来回答,大概还会加上一个不要犹豫,不要后悔。想做就做,自己做过的事情永远不要有负罪感,前提是你要确定那是你必须要做的。
司徒循只有半懂,而贾非只记得那天晚上父亲抱着他说的,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要做什么事情就要做到干净利落,做到最好。后来他娘就让人把他抱下去了,小贾少爷并不清楚那天晚上他爹爹究竟是指什么说的,只是贾非读书很久之后,他总觉得他爹前半句话还是读书人,后边的话却杀气腾腾。
“宁荣二府,在平安州……”黛玉猛然想到:“伯衡,你还记不记得,我和你说过琏二哥的同知就是挂在了平安州……而且大舅舅常派他去平安州,不知道干什么去。”贾琰告诉她:平安州,段隆和老勋贵们恐怕有兵变逼宫的可能之后,黛玉的思路瞬间滑到了最坏的结果,难道因为宁府祖上做过平安州节度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