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两次还好,次数一多了,聪慧的薛宝钗就发现不对劲儿了。当薛姨妈要说王夫人好福气时,薛宝钗就悄悄的拉住她,抢先把话题转到老太太身上。
晚上,一群人聚在老太太的院子里,吃了一顿席面后散去。王熙凤选了梨香院打扫干净给薛姨妈一家三口居住,宴散后,薛家一家由丫鬟引路回了梨香院。
坐在了绣墩上,打发了下人出去看门,母女两人才说起了私话。
薛姨妈问薛宝钗适才在贾母的住处,为何要屡次打断她,不让她和王夫人的对话。
薛宝钗把自己观察来的结果告诉薛姨妈。
“荣国府的情况很是复杂,与姨妈来信说的根本不一样,她隐瞒了我们许多事情。”
“母亲您都没有发现吗?荣国府里管事儿的,根本不是她这个二太太,而是咱们的表姐王熙凤。姨妈在荣国府里的地位非常尴尬,还没有她内侄女高。而且不光是老太太漠视她,除了她身边的探春姑娘,府里的其他女眷,一个都不待见她。”
“众人都在高兴着玉儿表弟荣升为国师,当时她的笑容根本没有笑进心里。还有一点就是,姨父根本不在京里。”
“女儿可以大胆的猜测,姨妈在荣国府里根本不得人心,和玉儿表弟的关系只怕也是不好的,更做不得什么主。”
薛姨妈回想今日的种种画面,和薛宝钗所言的几点统统对上了,不由得低下头沉默了起来。
半晌之后,她看向薛宝钗道:“那咱们还住不住了?”说实在的,她不想走。如果搬出去就不好借荣国府的势帮助宝钗了。倘若当真要搬出去,起码也要等宝钗入选之后再走。
薛宝钗沉吟片刻,出声道:“荣国府管家的琏二奶奶是您的侄女儿,住下无妨。”
薛姨妈安心了,知道了王夫人无用,心中默默地将讨好的对象转为王熙凤和贾母。
讨好王熙凤简单,倒是老太太待他们一家的态度冷冷淡淡的,一天下来礼节性的过问了他们几句,便不怎么说话了。要讨得她的欢心,恐怕要不少力气。
薛姨妈不知道,贾母对他们冷淡是有原因的。
实在是因为王家和史家这两门亲戚干的那些蠢事,恶心透了老太太,她老人家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故此对薛家怎么都热情不来。
这时候王熙凤来了,正在外间和薛蟠说话,问可有缺少什么用品没有。
薛蟠摇了摇头,语气中充满了向往,问王熙凤道:“不知玉儿表弟身在何处,我可真想见见他。”
他的内心无比的期盼着,能见到自己这位小小年纪便创造出一次次奇迹,受万人敬仰的活神仙表弟。最好能相约出外头转一圈,好让京城里的人都知道国师是他的表弟,届时满京都的高官子弟还不得捧着薛大爷?
脑海中浮现出自己受群人拥簇的画面,薛蟠情不自禁嘿嘿笑了出声。
王熙凤奇怪地看了一眼径自傻笑的薛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