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仁贵到了安东地区就任安东都护后不久,便按照李承乾的旨意,在辽东和安东地区的交通要道,以及重要关卡派重兵把守。
同时,从安东地区迁徙三万八千二百户人口到江、淮之南,又从其地迁徙大批汉人填充到安东地区各地,与当地民众混合居住。
并征调这些混居之人,抽调一批军中士卒,与这些人一起组成整编混成守备团,来维护安东地区的治安。
开垦田地,奖励生产,农忙时在地里耕种,农闲时操练,严格按照均田制和府兵制来实行。
薛仁贵在安东地区宽厚待民,施以恩惠,让原高句丽遗民得到和大唐子民一样的待遇。
在薛仁贵的治理下,安东地区治安稳定,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比起以前来生活更好。
薛仁贵在安东地区施以仁政,爱民如子,自然受到安东地区所有人的拥戴。
从而瓦解了新罗想要鼓动安东地区高句丽遗民反唐的情绪,在没有人带头搞事情的情况下,安东地区一片祥和。
长安,大明宫内。
“大家!中书侍郎狄仁杰传回消息,山东、江、淮地区的赈灾情况已经圆满完成,百姓门有了过冬的粮食,熬过这个冬季没有什么问题。”王泉手里拿着狄仁杰送来的报告说道。
李承乾没有亲自看,而是让王泉看过之后,将情况告诉他。
“这是好事,朕还担心赈灾会不顺利,百姓们能不能够得到朝廷发下去救灾物资,粮食、棉衣、棉被等过冬之物。”
“朕担心他们会没有粮食会饿死,没有棉衣怎么撑过这个冬季,尤其是又饿又冷,简直是苦不堪言呀!”
“现在好了,狄卿传回来好消息,朕晚上便能够安心入眠了。”李承乾笑道。
这是他听到除了高句丽灭亡的第二个好消息。
“赈灾的事情是已经解决,但是……”王泉欲言又止。
“但是什么?难不成出了什么问题?说!”李承乾眉头一皱问道。
“只是因为干旱,田地里没有水,要是来年春季不下雨的话,根本无法播种,即便眼下度过了难关,也是治标不治本。”
“根本问题没法解决,百姓依旧还是要受苦,朝廷粮草有限,怕是无法一直救济下去。”王泉说道。
这确实是一个重大的问题。
春季要是无法播种,百姓就没有收成,百姓没有粮食,就没有粮食可以上交给朝廷。
朝廷的库房就会减少收入,很多设施因为没有足够的钱粮,最后不得不停止施工。
要是再发生水灾什么的自然灾害,朝廷便会拿不出钱粮来赈灾,无法赈灾,就会引发一系列不好的影响。
所以,这个问题必须解决,而且还是刻不容缓。
“你去把工匠叫来,朕有件东西需要他们打造。”李承乾说道。
“奴婢这就去!”王泉急忙行礼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