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徽十三年,七月,熊津都督刘仁愿、带方刺史刘仁轨,以及被降职为长史的郭待封大破百济叛军于熊津之东,攻破百济叛军的真岘城。
捷报传入长安,李承乾当即大喜,但转念一想,如今苏定方已经将大军从平壤撤回中原,就留刘仁轨他们独居百济。
要是百济叛军联合东瀛倭国、高句丽一起进攻他们的话,凭他们孤军奋战,肯定会全军覆没,即便大唐想要救援也来不及。
于是李承乾便下了一道敕书,让他们也班师回朝,以免孤军奋战,如果金法敏那边需要帮助,就去新罗,要是不需要,就渡海返回中原。
自接到皇帝的敕书之后,思乡情切的将士们都想要西归中原。
刘仁轨得知之后,劝说将士留下继续对抗百济,为以后消灭高句丽而做准备。
众将士这才答应留下继续对抗百济叛军,为朝廷坚守海外的据点,誓要消灭高句丽。
刘仁轨当天便写折子上表朝廷自己留守百济的决心,让使臣将他的折子带回长安去。
……
长安城,太极宫内,从百济回来的使臣正在和等他的宦官会面,他要去面见皇帝,向皇帝李承乾汇报这次百济之行的情况,以及将刘仁轨给皇帝的奏表呈上。
“内官,陛下现在身在何处?”两人相互见礼之后,使臣王进问道。
“陛下!现在正在两仪殿与诸位宰相议事,询问民生民计,王公还是快些随我去面圣吧!”宦官说道。
“好!有劳内官引路。”使臣王进做了个请的手势。
宦官转身迈步便走,王进急忙跟上,和宦官一起并肩而行。
“哈哈……”
二人来到两仪殿外,便听见里面传来爽朗的笑声。
发出这道声音的人不是别人,正是大唐皇帝李承乾。
也不知道里面聊什么,居然让圣人这么高兴,王进心里猜测着,里面可能发生的事情。
二人停在殿外,宦官回头对王进道:“我就只能带你到这里,接下来这里的内官会引你进殿。”
“有劳杨内官了!”王进拱手道,在来两仪殿的路上,他已经打听清楚眼前的宦官姓名。
杨宦官转身对殿外的宦官道:“劳烦兄弟将王公带进去面圣,王公从百济回来,有重要的事情需要向大家禀报。”
“知道了!”殿外宦官应了一声,杨宦官转身朝王进点头示意,便离开这里,他的任务已经完成,接下来就没他什么事了。
“陛下吩咐!要是王公到了,便直接进入大殿。”王进上前,不等他开口,宦官先张嘴说道。
王进道了一声谢,整理一下衣冠,这才走进大殿。
“微臣王进拜见陛下!”王进向李承乾叉手行礼道。
“王爱卿免礼平身!赐座!”李承乾斜坐着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