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
再没有其他宋将会跟岳飞一样,打完仗不好好地关起城门编捷报,而是继续游骑四出侦查敌情了。
这种小规模战斗绝不可轻视,反而正是千人级别的战斗,才最考验双方锐的能力。宋军战斗技巧、战术组织都必须和金人所差无几,甚至略有胜出,才能保证每次的胜利。也正是这样接连的战斗,进一步磨光了兀术的自信,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在这种氛围下,任何一军都不敢放松神,要继续厉兵秣马,时刻准备着大的动作。不然,被金军钻了空子或者被上司抓住把柄,都会有好果子吃。
反正左右是要绷紧了朝前看,吴拱索性想搏一个大的。
“前锋,”吴拱第三次提到了这个词,目光变得坚毅而安然,“请宣抚成全下官这个心愿吧。”
“吴太尉,你是我今天碰到的第五个请战的。”
岳飞身边的幕僚随之发出一阵爽朗的笑。
黄纵道:“我要替岳相公贺。相公的兵真可一用。”
吴拱脸色发红:“原来,原来有这么多太尉都在请战……”
岳飞轻叹一声:“现在如何战,还是要听从朝廷的吩咐。”
岳飞说得很隐晦,然而前线诸军共同抗旨,于大宋已是前所未有之事。岳飞一要顾虑朝廷,二要协调友军,也只能做试探性攻击,而不敢有决定性的军事行动。
“但愿君父早降诏旨。”
吴拱也知道诸军和朝廷(君父)大概的分歧,不敢多言。岳飞拿起吴随信赠送长子的宝刀,轻轻抽刀出鞘,又猛然插回鞘中。宝刀龙吟不止,良久方歇。岳飞横持刀鞘,将刀递还吴拱,头也不回地走了。
君父果然没让前线将领“失望”。金字牌急递以四天跑死了六匹马的速度,将诏书递送到了岳飞手中。
这份诏书,是官家在备览了鄂州、淮西诸军捷报后作出的规划。诏书内容主要有三条:一是严令鄂州、淮西二军不可擅自出击,必须等杨沂中军到睢阳后,方可会同行动;二是交给了鄂州、淮西二军新的任务--鄂州一军应同时负责与川陕宋军的协调,复关中,而淮西宋军则应配合淮东宋军,北上山东;三是诸军粮草供应不再有河南转运使司专一应付,而是改由诸司共同转运,剥夺了李纲凌驾于其他转运司之上的地位。
“娘的,杨胡子这是争功来了!打应天的时候,打郾城的时候怎么见不到胡子,这会儿跑来摘桃子。”徐庆直接骂道。
“徐太尉,你把刚才的话再大声说上一遍!”岳飞少有地疾言厉色。
这位小老乡还是很怕五哥摆出大将威严的,忙摆摆手,躲到了薛弼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