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设置: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快穿孤忠 > 分卷阅读315

分卷阅读315

张代表张氏家族进行的政治投机,其实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心向背。炎兴年间的宋人,固然视女真为夷狄,但按照赵宋一向的国策,与之和好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无非多送一些岁币,花钱保平安,岂不美哉?但是钱也花了,河北的疆土也都送了,这些夷狄却翻脸变卦,依然南下“牧马”。这样子背信弃义,就算已经练就了刀枪不入厚脸皮的官家,也不能不痛哭流涕,何况普通民众?金人再整军来一次江南游,不要说家产不保,就是小命怕真要送了。所以,朝野主战的情绪高涨。无论战前属于哪一党,此时都要力抢抗战的大旗了。

张就是看穿了这一点,才在此节骨眼上高调复出,捐献家财保家族平安。而她的投机,又反过来刺激了朝野间的情绪。街头巷尾,讴歌张家和张的诗作,恰似一夜春雨,纷纷传扬于市井游手之口。市井的赞扬更无形间对赵鼎等当朝宰执造成了巨大的压力--连向来避战的张氏一族都愿意倾囊以助军资,各位当轴难道还能不如一届女流吗?

所以,首相赵鼎在都督府会上,直是如坐针毡。

想必是代官家受过的原因,赵鼎比前几日更见衰老,脸色灰白,神情萎靡,混不似平日里的端庄风度。倒是与他情同手足的张浚容光焕发,正在肆无忌惮地发泄两年来的怨气。

“虏人于今日败盟,是朝廷之福。未败,他日有不可言说的大祸!愿诸公乘此机会,早做计划,以为千秋后世之讥。”

其时,张浚当面骂哭官家的消息已经不胫而走。岳飞、李纲等封疆大吏都是似信非信的态度,毕竟官家操国柄十几年,经验老到,非早年间不经事的皇子可比。现在,见张浚如此率直地陈说,传言立即成了不可不信。

赵鼎有熏香的习惯,无论何时手中都会把玩一个镂空银球以示风雅。尤其天气炎热,幸得一缕清香提神。张浚话音刚落,赵鼎手中的银球竟然不觉滑落于地,发出叮当一声脆响。

自然不劳首相亲捡,早有仆人递还。

赵鼎神思却不在此,嘴唇动了动,很想质问张浚,败盟何以是福。再一转念,问了,张浚一定有更难听的话等着。忍了又忍,终于只是淡淡道:

“自家亲来江上督战,即是与诸帅通力之意。官家于行在宵旰忧劳,欲效汉高祖马上治天下。耿耿此心,可对日月。再则虏马南侵,时间紧迫,其余的话也不消说了。还请诸帅陈言抵御之策。”

赵鼎这话说得很有水平,吕祉暗自心许。再怎样,赵相也比秦相要强上百倍。历史上,金人南侵,秦桧可既未开都督府,也未督师江上,除了默许张俊退军,发十二道金牌催命,未曾干过正经事。此时党争,翻旧账,有百害而无一利。他想替赵鼎圆场,不过厅中既有张浚,如何表态就要大斟酌了。

张浚为人嫉刻,稍有得罪,就要置人于死地。这还罢了,若是不涉及利害关系,日后还能转圜。可惜这之外还有一层关系,张浚自视为恩相,吕祉以心腹之寄,公然唱反调,“德公”必然冲冲大怒,就别想计议大事了。

吕祉计较了一番形势,决定还是先稳妥处理为妙,于是暗自打量起场上诸人。

岳飞这回总算不是资历最浅的了,末位奉陪的还有一个代刘光世参会的张宪。岳张二人,比坐私语,并没有出头的意思。

韩宣抚如洞中老佛,一派飘然,对刚刚发生的争执恍若不闻。

也难怪这几位大将都对赵、张的争执袖手旁观,韩世忠还指望着张浚的战船,岳、张大概算是赵鼎的私人,这时候说话,怕是越劝越帮倒忙了。

李光则是因为要汇总军情,暂时抽身离开了片刻。

亏得坐中尚有一位衣冠中的豪杰。李纲呵呵笑着,他声音本就洪亮,这时候放开了声音,话还没有出口,气势已经起来了。

“赵相公既言,官家欲马上治天下,则天下中兴有望!犹记得仆初入相时,拜见官家,一见御容便不禁伏地涕泗横流。仆独对之时曾言,天下鼎沸,持危扶颠以救亡图存,甚至图中兴大功,全在官家而不在臣下。官家今日幡然改弦更张,为臣子的便该有致君尧舜的志向。若是捐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欲望山庄(双性生子,群P,人兽)系统之情欲长生(H)老大是女郎弟弟,哥哥,小叔 (肉)明星辱系列(泷泽秀明、元斌Fans勿入!!!)(肉)只有被ntr才能勃起的我(肉)乖妈妈的小骚屄(H)尘欲香,夜缠双(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