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老,汝阴袁先生亲来拜谒!这真是天大的意外天大的喜事!”刘子羽一连两个天大,兴冲冲地说道,“袁先生可是吴宣抚求都求不来的谋士呀。”
吕祉未曾对刘子羽深说,刘子羽不知道内情,是以交口称赞。吕祉默默在吴的名字后面添了一个岳飞,神情依旧不改庄重,笑道:“得先生麟趾屈驾,仆不胜荣幸。”
袁溉虽然矮小,却是目光如炬,早注意到了吕祉的表情中有那么几分的无奈,回话也就带了些揶揄:“山野之人游历四方,闻公素有大志,卓见不凡,特来拜会。”
吕祉暗道:论大志谁能比得过袁先生!这袁溉既然一来就点明了来意,断不能让刘子羽在旁作陪了,只是苦于礼节,非得让刘子羽再留片刻。于是笑道:“区区之志不过是恢复中原扫平胡虏,袁先生过奖了。快给看座。”
刘子羽忙拦住道:“安老,我要跟你告个假了。家里出了点急事,必须回去处理一下。”说着向吕祉一挤眼睛,自行走了出去。
吕祉估计是刘子羽坐镇汉中的时候听说过袁溉的怪癖,所以自动退让。他也不细问,趁机不动声色地将宣抚司干办公事都打发走了。于是屋里只剩下了吕祉和袁溉两人。
两人沉默相对,目光却早已相互交过数次锋了。
袁溉一旦不再隐瞒身份,便露出了十足的阴沉气息,与文人墨客的风雅毫无相似之处,反而有手握生杀大权的威严。
吕祉早知道此人不是个易与之辈,不打起全副神与其抗衡。
袁溉先问道:“听王太尉言道,宣抚相公听到鄙人的名字之时,非常诧异,这是什么缘故?”
出其不意的问题。看来王德是将自己的一举一动都转述给袁溉了。吕祉倒也不怪王德,依袁溉的怪癖,说不定这也是他肯于相见的条件。说道:“闻先生大名,不胜欣悦。”
袁溉摇头道:“这不是肺腑之言。”
作者有话要说:
考虑关师古归宋的详细过程写个番外
历史上,淮西有驻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