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广座之上商议。
“亲不亲的就不提了。这两个人选哪个朕想了许久。朕记得,张子盖今年只有二十六吧?一直做田师中的副手,骤然提拔,恐怕资历太浅。就算是岳卿,二十六的时候,也是做不了都统制的。朕看如果非让你家子盖做到这个位置上,是难以服众的,揠苗助长不是爱他倒是害他了。”
张俊脸上肌肉抽搐了一下,答道:“陛下所言甚是。臣考虑不周。以军中资历而论,张宗颜是最佳的人选。”
“张宗颜倒是正当壮年,也颇有战功。朕记得,他在御营司的时候,就跟着卿了。作战非常勇猛,藕塘之战他也立下了大功。朕很是欣赏他的韬略,的确是都统制之才。”赵构颔首道。
张俊一喜,以为官家同意了张宗颜接任田师中:“陛下记得一分不差。张宗颜在藕塘之战后,因功升为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他做都统制,定能服众。”
“话是如此,可惜,藕塘之战张宗颜受了箭伤,之后便时常发作。最近,他因呕血请了假服药调治,这也是有的吧?”
张俊不敢隐瞒,只好道:“有是有的。所幸伤势已经好转了许多。”
赵构摇头道:“张卿的年纪也大了,听说前两日还中了一回风。战阵之上还是要找个年富力强的来帮衬才好。”
官家竟然是把张俊提出的两个人选一一否了。张俊惊愕地扬头直视官家,这是以前从来没有过的事情。张俊已经隐约猜到,官家无意从自己军中提拔都统制,但他犹然挣扎道:“既是张子盖与张宗颜二人都不能为一军都统制,臣斗胆请陛下准赵密回军任此一职。”
赵密也是跟随张俊已久的亲信将领,后来因为韩世忠北伐缺乏人手,被朝廷强迫调离了江东宣抚司。前年,赵密和王彦发生冲突后,曾受到降职的处分,此时已经官复原位,依旧担任殿前侍卫司主管一职。
赵密既任此职,身份早变为官家的亲信。赵构又怎能容忍张俊从自己身边夺人,脸色一寒,颇为不悦地道:“赵密确实是张卿旧部,然而他现在主管的步军司诸事繁杂,岂能再任卿一军的都统制。此事不需再提。”
张俊垂头丧气地道一声“遵命”。
但赵构也并未立刻宣布自己心目中的人选,而是用目光扫视群臣一遭,微笑沉吟。吕祉猜测,这是官家想要诸重臣称颂自己圣明,可又不便直说。他耐心等着,看是哪个陪官家继续唱这出大戏。
这时,一直肃立的万俟开口道:“张相公所言人选都有不妥之处,陛下已经说得甚是分明。然而江东宣抚司都统制一职至为重要,绝不能久悬不定。陛下上观天地之变化,下查众官之臧否(好坏),万物都逃不过陛下的眼睛。区区小事,想是已经成竹在胸。”
万俟的花样吹捧也算开创了朝廷之上的一个新高度,立即引来了众人的侧目。
赵构不以为意地笑道:“朕心里确实有个上佳的人选。岳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