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自然是吕祉的主张,而吕祉这一主张的关键实则在于朝廷不要因为一时的失败而气馁,抓住机会反而大有可为。
赵构的眼睛微微眯了起来,不知是累了还是不以为然。
李光笑道:“安老还是书生意气呀。不论形势如何,总是有股子干劲。倒让吾辈相形之下颇见暮气。”
李光似褒实贬,却又不说张浚如何,只指吕祉不黯军事,不愧是刘安世的学生司马光一派的徒孙。
张浚铁青着脸,冷冷道:“泰发说得是呀,安老年轻有朝气,看问题也非常准。这次淮西宣抚司的意见,得到了鄂州宣抚司的联签。能被岳鹏举赞同的书生,不说是凤毛麟角,也算是百中选一。就算自家是岳鹏举的上司,他批评起自家来那也是从来以国事为重的。”
张浚也是迫不得以抬出了岳飞。他开始不提人名,自然是想把远见卓识揽到自己这一派身上。不想两句话就被李光将了军,讽刺为不通实务。张浚也只好拉岳飞的联签做背书了。论起打仗来,大宋朝难道还有哪一个比岳鹏举更专业的不成?
一提到岳飞,赵构的眼神都不一样了,是跟溺水的人抓到救命稻草一样的表情。“吕祉有朝气是好事。”赵构道,“不过,也得考虑实际情况。朝廷虽然养兵数十万,但到底有几个能够独自面对金人的铁骑,做一方宣抚使的不清楚,你们做辅臣的得有谱。如果冒然进兵,恐怕会有更大的风险。”
张浚听得七下八上,官家先递了一颗糖枣,接着又狠狠扇了自己一巴掌。张浚的脸上有些挂不住了。
官家却继续说了下去。“下严命给岳飞,让岳飞三日之内从黄州赶到庐州城解围,解不了围的话,他也别回鄂州了!”
这话一出,三人都愣住了。官家对张俊温言抚慰,对岳飞的语气反而是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实在是神鬼莫测。
赵构一挥袍袖,洒然笑道:“卿等,还是不了解岳飞的为人呀。你们不用闷在肚子里面瞎猜了。岳飞向来以国士自诩,朕这是以国士待岳飞,岳飞必以国士之行报朕。”
第111章五年平金(41)
乔仲福、张景两人正隔着一张矮桌而坐,相视无言。桌上摆着一只瓷瓶,莹白的瓷釉光润明洁,甚是可爱。两人沉默移时后,几乎同时挪开视线,又再次不约而同地望向这只小小的瓷瓶。
张景终于哑着嗓子开口道:“这是咱俩升仙的药,可不能出了差错。到时候是你保管还是我来保管。”
乔仲福听了张景的询问,一直冷着脸的人,忽然动了感情,使劲抽了一下鼻子,挥挥手:“分了吧,各拿各的,用起来也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