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家去去就来。”
吕祉目送着黄彦节远去的背影,心中却着实佩服张德远来去自如的泪水。他同时感受到一道愤恨的目光从左后方射来,站在那个位置的正是李泰发。他忽然转过身,直视李光;“早听说泰发有武略,做枢使可谓才尽其用。”
李光对这突然的恭维就是一愣。宋朝的风气,文人虽然看不上武人,但是却非常喜欢被人目为文武兼资。他心内欢喜,还是冷着脸说:“不敢当,不如吕尚书通兵书。”
“拣军的大名谁人不知?”吕祉提到了李光建炎年间自募的jūn_duì名称,这支jūn_duì人数不足万人,但曾保宣州一境的安宁。
李光这回忍不住露出了得色:“国家患难,我辈自当奋身以做天下表率。”
“泰发忠义之名誉满朝野,届时还请泰发与诸位相公力劝官家北伐,抒天下之深怒。”
主张北伐的只有一位相公,就是张浚,李光的提拔者赵鼎可不在其列。赵鼎闻此言虽然没有说话,那目光可越发深沉了。李光忽然被吕祉将了一军,竟不知如何回答,张了几次口,又闭上不语。
好在黄彦节解了他的围。
“官家宣觐见。”
赵构按照礼制在内殿接见诸臣,他所穿的龙袍颜色浅淡到几乎看不出黄色。吕祉飞快地打量官家一眼,觉得官家确实较前些日子消瘦了,苍白的脸色把眼袋衬托得异常明显,半是游移半是茫然的目光更暴露了他此时的心境。
“朕方寸已乱,卿等都有什么建议,不妨一一说来,或许能够减朕不孝的罪责、”龙椅上的官家终于开口了,声音喑哑,目光却越过了群臣,聚焦到日光透过菱窗投射的斑点上。
吕祉从官家的口谕中没听出悲伤,倒是品出了愧疚恐惧的意味。赵鼎与张浚虽说暗地里结下了深衅,此时自然不会有分毫表露。赵鼎第一个伏地道:“臣屡蒙陛下擢拔,做到了群臣之首的位置,今日大祸,都是臣无能所致。臣乞求陛下降诏旨,将臣罢。”
赵鼎主动出列承担了官家之所以“不孝”的主要责任,倒让张浚不好按照张宗元先前的建议,再以此弹劾左相了。他只好随赵鼎出列分责:“梓宫不还,不只陛下痛贯心骨,即令山野村夫升斗小民,也痛愤不已,知道是金虏残暴的罪过。”这算是给他之后的提议先垫了一句话,不过此时他还不想深说这个话题,反而劝道:“然而听说陛下几日不饮不食,这并非天子的孝道!臣等恭请陛下以大宋社稷江山为重,勉进饮食。”
赵构的泪水瞬间涌了出来,以几日不饮不食的标准判断,着实有些多。赵鼎本来正在思考如何应对张浚之后的攻势,猝不及防之下,只好陪着落泪。吕祉也依样画葫芦,提起袖子遮住脸,表现得不胜哀痛,心里却止不住地腹诽。左右二相把官家当成了小孩子,官家自己却也比缠着大人要糖的孩子好不到哪去,亏他以前还埋怨李纲,说“此人孩视朕”。想来,李伯纪一定是太过忠直,没做好陪哭陪笑陪聊的工作,所以只做了83天宰相就被赶下台。可见成大事者不拘小节,在这样的朝廷里,当君子而泥古是没有前途的。他念及此处,心中一黯,竟真的落下了泪水。
内殿几人各怀心事,各哭了一回,总算进入了议事的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