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着生产队休息,唐秋英妯娌三个就一起去公社畜牧站挑猪崽,苏青梨也磨着她妈答应带着她去。
年前天气冷,路上都结了冰,家里人去公社就不许孩子跟着,苏青梨还没有好好去公社逛过呢。
公社离着山前生产队不算远,唐秋英妯娌三个一路说着话,步行走了一个多小时就到了。
她们没有急着去畜牧站挑猪崽,而是先去了一趟供销社。家里的油盐酱醋、针头线脑的都要添置一些。
苏青梨还是第一次来公社的供销社,这里的环境比村里要好的多了。
供销社和收购站挨着,几间宽敞的大瓦房,雪白的外墙上刷着一行“为人民服务”的标语。一进门就看到一圈木制的柜台,穿着深蓝色上衣的营业员在柜台后面忙活着。
靠墙摆着的货架上,放着各式各样的商品,衣服、鞋子、百货用品,虽然花样不多,但是样式很全。
买了一包针线,一斤盐,还有十盒火柴,又用带来的瓶子打了酱油和醋,唐秋英妯娌三个就没有什么好买的了。
不是家里不缺,而是没钱也没有票来买。
就好比供销社新进来的黄胶鞋,橡胶底、棉布的鞋面,看着就结实耐穿。这要是给家里的男人买一双,穿上得有多风光呀!
可惜的是,苏家没有那么多的鞋票,所以他们也只能看着过过眼瘾。
“走吧,”唐秋英催着几个妯娌,“去晚了,畜牧站的小猪崽就被人挑光了。等以后咱们家有了鞋票就给他们兄弟几个一人买一双。”
刘兰香和王巧慧也收回目光,大嫂的话让她们有了信心,买了小猪崽好好养大,明年卖了钱,说不定她们就可以来买鞋了。
一行人离开了供销社往畜牧站走去,刚走出没多远吗,就见严玉宁陪着薛大嫂,有说有笑的走进了供销社。
第23章
看到严玉宁,王巧慧最先恼了。
“大嫂,咱们喊老四媳妇来买小猪崽,她说自己有事情要做,敢情就是陪着薛大嫂来逛供销社呀。她又不是不知道你和薛大嫂刚吵过架,她是什么意思?”
唐秋英也冷着脸,什么意思,就是和家里人不一条心呗。就因为田招娣是大队长的大儿媳妇,生产队里巴结她的人多了去了,也不差老四媳妇这一个。
“随她去吧,我倒要看看她能从田招娣那里得到什么好处。”
唐秋英不在意,王巧慧却有些不甘心,她回头狠狠瞪了严玉宁一眼,这才追上大嫂去了畜牧站。
畜牧站里有不少来买小猪崽的社员,大家围着猪圈在挑猪崽。
猪圈的味道有些刺鼻,苏青梨虽然好奇但也不敢太靠前。再说了,她也不懂的挑猪崽,就是来看个热闹。
畜牧站的饲养员穿着一件深蓝色的大褂,一脸的不耐烦。
“快点挑,挑好了就自己去猪圈里抓,不要耽误时间。”
唐秋英她们早就习以为常了,她们一点都不着急。这小猪崽可要仔细挑,要找健壮好养活的,要不然万一生了病,这一年的心血就白费了。
畜牧站里养得都是种猪,大小相等的猪圈排成两排,中间就是一条大路。苏青梨在路上随意走着,最里面的一个猪圈里一位带着眼镜的老人家吸引了她的注意。
这位老人家年纪看着不小了,他的头发花白,但是梳得整整齐齐。也穿着一件深蓝色大褂,脚上是一双防水靴子,正站在猪圈里在认真记录着什么。
苏青梨看了一下,周围所有的猪圈只有他站着的那个猪圈最干净。
老人家也能发现了苏青梨,他扶着眼睛很和善的笑了笑。
“小姑娘,你也会挑猪崽吗?”
“爷爷,我不会挑,但是我觉得您肯定会挑猪崽。”
老人家来了兴趣,嘴角的笑意更深了。
“那你说说看,你怎么知道我会挑猪崽的。”
“我就是知道,您年纪大一些,工作还比他们认真,一定比他们懂得多,肯定是专家。”
“哈哈哈……”曾经的农科院教授姚教授被彻底逗笑了,“好,你这个小姑娘有眼光,要不要我帮你挑一头小猪崽呀?”
“可以吗,爷爷?”
“当然可以了,”姚教授指了指自己面前的这一窝小猪崽,“这些是我培养出来的新品种,你不要看着它们的个头不大,但是它们对饲料的要求不高、增重速度快、肉质好,特别适合咱们这个地区喂养。”
苏青梨虽然不懂养猪,但是她相信眼前这名老人。因为在他身上,苏青梨看到了她大学教授的影子,也是一心狂热做研究的人。
苏青梨赶紧招呼她妈妈过来,“妈妈,你来挑这里的小猪崽,这位爷爷说,这些小猪崽好养活,还长得快。”
姚教授挑了挑眉,这个小姑娘不简单呢,年龄看着不大,居然能从他的一番话里总结出最重要的信息。
唐秋英看了看猪圈里的猪崽有些犹豫,她刚才已经在那边看好了两头小猪崽,看着都要比闺女选中的这些个头要大一些。
“妈妈,这个爷爷一看就很厉害的,你就相信他吧,绝对不会错的。”
姚教授被小姑娘这么信任,也有些不好意思了,只能跟着开口。
“这位女同志,这些猪崽确实好养活,你放心抓回家,喂到年底绝对要比其他猪长得好!”
唐秋英见闺女坚持,也只好答应下来,”那行,就在这里抓一头吧,我在另外一猪圈还看好了一头。”
最终,唐秋英抓了一头通体全白的猪,在苏青梨看好的猪圈里,抓了一头耳朵带一块黑色的小猪崽。
两头小猪崽就花了二十块钱,这可是一笔很大的开销了。怪不得来畜牧站买猪崽的人家大都只买了一头,原来养猪的成本也不低呀!
苏青梨给两头猪取名小白猪和小花猪,还兴冲冲地跟着哥哥他们去山脚下割猪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