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寻找这么多品种一开始可能麻烦了些,或许有些只能弄上一两颗,可等着这些瞬间成为三年树,那又该有多少的好处?泡桐产桐油,上漆,点灯哪一个不要?皂角能洗衣洗头,能省多少肥皂钱?做家具的,能吃果子的,能吃花的,几乎全包了进去,只要长起来,自己吃用不说,就是卖出去,也能换好些银钱吧。这可又是一条财路啊!
想到这些,邱澄明的脸上露出的了十分满足的笑。心下对着这系统任务越发的积极。再看别的?村寨大门外移?这个确实也对,等着林子成型了,若是这大门还在里头,这视线什么的反而不佳,还白白浪了这么一截的山夹道,确实该移动一下。
至于这村落五小?他怎么听着这么耳熟呢?啊!是了,他记得七十年代的时候,国家“四五”计划,政府曾要求各省区发展小煤矿、小钢铁厂、小化肥厂、小水泥厂和小机械厂,合称地方五小。对,就是这个,人还有专项资金扶持过的。难道这系统也是借鉴了这个?
不管是不是吧,这五个不说不觉得,这一提出来确实十分要紧,上一次玉米,冬小麦等获的时候就已经发觉了晾晒等问题,只是到底当时各家住的屋子都没全置办齐全,自然不会将经历和注意力放到这个事儿上,多是凑合着解决了。存粮也放到了各家自己处理,河道?这个村中的小池塘能算不?磨坊?就一个石磨,是差了点!粪堆?……好吧,为了防御传染病,确实该注意了……
每次看到村落建设任务,邱澄明觉得,那就是在进行一次反思过滤,将以前做的不够的地方重新翻新翻新,看看,这青石板路就是,这是系统嫌弃石子路太挫了?不到三十户就往整洁上靠是不是早了点?还有,还有,这什么叫其他石子路段?这是上赶着让他加紧时间,把各家链接屋子的小路都给整成石子路吧!这系统居然还学会含蓄了?
邱澄明有些想吐槽,甚至连回家都不着急了,就那么傻不拉几的蹲在村口的山道这里,拿着刚折的树枝,在地上一阵的划拉,就像算计算计这时间衔接的问题,算计算计这些任务的人手安排问题,怎么算怎么觉得麻烦。
不过再怎么麻烦,他也要干!看看后面的奖励,再傻也知道有多划算!既然这样,那还能有什么问题?没有,什么都没有。不说旁的,只要看见那些金钱多少多少,他就满心欢喜。
所以啊,他跟着三叔出去,这带回来的多半都选了金子,玉佩之类体积小,价值高的东西,没要能花用的大洋,惹得三叔还侧目了一把。实在是因为他这银钱来的实在是方便,哪里还需要从外头背回来?多重啊!看看,容易的和送上门都没差了。
这心里话要是让人听到,邱澄明被套麻袋的概率不是一般的高!可惜,没人知道!
第61章以工代赈?
村子的上级单位是乡,是镇,听着都是最底层的行政单位,可想要跨越这一步却并不容易,邱澄明即使对未来十分的有信心,可对什么时候真的能升级却从没把握,想成为镇长?不知道到他三四十岁的时候有没有可能。也正是因为如此,他这村落建设做的从常理上来说,真的是大公无私,一心为民的很。是个明白人都能看到这一点,所以邱澄明在招呼村民搞建设的时候,威信十分的高,一呼百应。有些老人暗地里还会对着自家孩子唠叨,让他们多听邱澄明的,隐隐中已经将他将来承继族长村长的路给铺平了。
不过再怎么支持,再怎么有威信,这从去年忙到今年,一刻不停的折腾,似乎也确实太频繁了些。所以啊,当邱澄明表示又要开始大建设的时候,外头的人还没说什么,他家老头第一个表示的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