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能与二位小友共事,乃我之幸事。今日我之抉择,在二位小友看来,或者懦弱,或者惋惜。宦海沉浮多年,我已无昔日凌云之志,江南之战,乃平生傲事。我之身后,章家当得平安。二郎四郎,切不必回乡,惟愿他们追随二位小友身畔,为这乱世,尽一份心力。
有些东西,二位小友当有用处,已托何先生代呈。
愿二位得展凌云志,不负八尺躯。
落款一个章字。
信虽不长,却极见情义。林靖看后,不由落下泪来。
林靖与何先生说着话,徒小三便回来了,闻知章大人之事,徒小三亦难气愤,怒道,“这混账朝廷也太过不公!”当下令手下兵马人人披白,换了素服。
何先生嘴上不说,心下却是觉着,这二人果然是有情义之人,也不枉彼此交往这一场了。
何先生过来,主要还是送总督大人托付的东西。
林靖徒小三晚上看过,见一部分是当年林靖亲自送到杭城的当年弄死段钦差后得的书信,还有就是一百多万两的银票,据何先生说,一部分是当年林靖送到杭城去的,另一部分,则是当初浙闽库银,朝廷将章总督调到直隶,章总督这样的封疆大吏,自然也要做一番安排。如今都令何先生给林徒二人送来,此亦可见章总督为人之心胸,这些银子,并没有给家里以作家用,而是给了徒小三林靖,这是知道他们以后定有许多要用银子的地方。同时,亦有一些这些年与孔国公的书信往来,以及江南官场中官员的一些书信,都在这匣子里了。
徒小三沉声道,“总督大人这样的人品,竟不得善终!”
林靖道,“国之将亡啊,国之将亡。”
林靖没有再说章总督之事,他对徒小三道,“咱们要动一动了。”
待得第三日,何先生便想离去了。林靖道,“先生倘无他事,不妨在两广多留一段时日。我不会让章总督白死的。”
林靖于两广消息不大灵通,但,朝廷接到北靖关失守的消息时,关外乱匪已是登船往鲁地而来,至于乱匪何等形容,反正说什么的都有,说有关外匪类,还有乱匪所持长刀,较朝廷制式军刀更长,更锋利,且多有双手持刀之人,望其不似汉人,倒更似倭人。
何况,这些乱匪,既有关外来的,又有乘船的,那么乱匪是何身份,可想而知。
倭匪!
竟然是倭匪!
整个朝廷都震动了。
这个时候,北靖关失守,当调哪里的jūn_duì平叛倭乱。
江南徐纪二位将军麾下的兵,朝廷不能调,这一回倭匪是自关外海域而来,倘下回江南倭患再生呢。故,在两广平叛的江南军简直成了唯一选择。
于是,徒小三这里没多久就接到朝廷圣旨,令徒小三率兵往关外平倭匪之乱。
徒小三接旨后立刻整兵,林靖也私下与土人头领商议了一回以后的合作事宜。待到江南,难与江南同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