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太后给亲爹说的都没了主意,孔太后大概是觉着林靖可靠,起码,林靖先时给出的四家联姻的主意,就解决了辅政之争,虽则关唐二人先后外放,起码,保全了二人的性命。在孔太后看来,林靖这主意有效。
孔太后与林靖也比较熟,便召林靖进宫,说到此事,孔太后道,“哀家也没了主意。”
林靖可不是没主意的,林靖立刻道,“断不能令藩王来帝都。娘娘想一想,为何藩王有无谕不可擅离封地的铁律,就是为了约束他们,一旦叫藩王来帝都,一个个的,不是仗着辈份就是仗着品阶,好不好拿出祖宗家法来说事儿。介时,不要说朝廷乱上加乱,就是娘娘,对着藩室宗亲,怕也要多被掣肘。眼下不叫他们来,他们虽有各自的野心,就得捧着娘娘。一旦他们来了,这帝都,可就再无宁日了。”
孔太后松口气,“你这话在理。”
林靖道,“其实,太后娘娘早有决断,只是,眼下今儿说东,明儿说西的,才令娘娘烦恼。”
“可不是么,一个个的,说来都是朝中重臣,说起事来皆是引经据典,可就是没一个准主意。”孔太后有了林靖的加持,强硬的拒绝了藩王来帝都的请求。而且,孔太后做事亦有章法,她明白现在断不能叫人小瞧了,令内阁严斥藩王,问他们是不是打算来帝都谋嗣君之位的。
孔太后突然发怒,不论朝中,还是各地藩王,都老实了不少。
可接下来,怎么着也得年前把嗣君之事定了,毕竟,国不可一日无主。
关于嗣君之事,朝中虽有私心,不过,也不全都是私心。有些大臣就提出来,国赖长君,应该寻一位年长些的嗣君。当然,孔家还是希冀能年少些,这样,孔太后也好抚育。
林靖虽然时常被孔太后召进宫说话,可说起来,孔太后心里是做何想,林靖一点儿都不知道,猜也猜不出来。
这事儿,不是好猜的。
林靖觉着,此事,怕是孔太后自己,也没拿定最终主意。
十月中,经过诸臣一番争吵,总算决出四位嗣君人选,一位是晋王之孙,年方八岁。一位是金陵王之孙,年方五岁。另外两位分别是,琅琊王之子,年方十五;楚王之孙,年方十四。
其实,论年纪,都不算大。而且,最小的金陵王之孙,也已五岁,算是度过了孩子最难养育的阶段。
孔太后在召林靖进宫时,还特意问了林靖一句,瞧着这四人哪个好。林靖道,“说来,臣一个都未见过。金陵王之孙,这个是我二姐的儿子,算是我外甥,也是没见过的。这事儿,我就该避嫌。不过,娘娘问我,要我说,这几人,怕是娘娘也不大熟悉,娘娘要是图稳妥,不若宣他们来帝都一见,毕竟,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林靖说起金陵王之孙时,面上带了一丝明显的冷淡,孔太后心细如发,自然瞧出来了。待林靖辞出宫去,孔太后着人打听这位嫁入金陵王府二姑娘的事,才算明白,原来这位二姑娘是庶出,出嫁多年,也只在前年省了一回亲,可见是与娘家嫡支兄弟不大亲近的。孔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