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
中州朝承祚十二年,大年初七,万物待生。
京郊云中山脚别院里,宁静如昔,一棵粗壮的大榕树挺立在院子里,看着已经有些年头。只是落叶成堆,枝丫干枯,似是失去了
生机。
一个年轻男子躺在竹榻上,盖着厚厚的毯子闭眼休憩。他身姿颀长,面容舒俊,只是此刻睡着,清朗的眉宇间却似有什么解不开
的疲惫与忧愁。
院门打开,一个身材魁梧的汉子走进来,看到男子的睡姿和他早上出去的时候一模一样,旁边桌上的饭食也丝毫未动,未担心
道:“爷,您连着几夜不眠不休,好歹吃点,再好好睡一觉……”
年轻男子正是君默宁,他一睁开眼睛,楚汉生就看到满眼血丝。他疲累地说道:“伤势已经稳定,秦风也安排进去了,今夜开始
就不用去了……”
楚汉生的心一抽一抽地疼,不知是为眼前这个,还是宫里那个,“晗……他醒了吗?”
“没有,”君默宁重新闭上眼睛,“他熬刑的时候伤了肺脉心脉,又伤筋动骨血肉支离,一身功力散得七七八八……我连着七夜给他
施针定脉才算保住了他全身气机,否则……治好了也是废人一个……”
又要避开宫里侍卫的耳目,又要尽心里施针定脉,还要看着自己一手带大的孩子生死不知地躺着……此中辛苦煎熬,楚汉生感
同身受。
“爷,既然已经安定下来了,要不咱们回相府吧……”家人在侧,总是能有所安慰。
君默宁摇了摇头,睁眼看着并不高的院墙,神有些迷离和恍惚,“我不能走,要是那小兔崽子回来找不见我们,会哭的……那
天……那么远还能听见他哭……”
前一刻还说他没醒,如今却盼着他回来……这一辈子的爷,到底是苦还是乐?楚汉生虎目含泪。
君默宁昏昏沉沉地睡过去,嘴里喃喃道:“没那么容易的……小兔崽子想逃离我的手掌心……没那么容易的……”
春寒料峭,寒鸦未栖,子规泣血,胡不归胡不归……
第82章文武长安花
中州惯例,每三年一次科举,新皇登基会开一次恩科,意为替新朝选拔人才。中州第二任皇帝齐慕霖继位至今十二年,今年正好
是第四次科举。
二月二,龙抬头,从各地选拔上来的文士子进入考场,进行为期三天的考试;考试门类总体分为:文学、策论和实事。
文学,考的自然是一个读书人在诗词歌赋方面的素养,想当年小君学士君宇一篇《少年赋》不但文采斐然,而且深具鼓舞励志之
气,至今还为天下年轻士子传唱;
策论,考的是对于国家、朝廷现行政策的分析以及自己的见解,融合历史、地理、天文等各方面的知识,既考察一个士子对社稷
民生的关注,而不是仅仅埋首于书本;比如今年的考题就是《论承祚十一年夏江南水患》,题目足够小,却实在考验一个士子的
各方面的能力;
实事,则更为实际,就当下发生的一件事情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以实际可操作性和能够达成最好的效果为最优答卷,今年的考
题是有关北莽即将送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