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赵红是富二代,但是他除了创业资金靠了家里之外,其余的全靠他和老姐打拼而来。
而李超人则是白手起家,人家更加传奇一点,在五零年,年仅22岁的李超人用平时省吃俭用积蓄的7000美元在筲箕湾创办长江塑胶厂。
“长江”取意于“长江不择细流,故能浩荡万里”。
三十多年的时间下来,人家的个人资产也是到了好几百亿港币。
两个人在一起也是探讨了一下生意经,在房地产上李超人很有发言权,他认为地段,地段,地段!。
在他的理念里只有好地段才能把建好的房子快速卖出去,这样对于公司回笼资金有巨大好处,他不可否认囤积一些偏远的地皮可能有意想不到的好处,但是这种做法风险太大,还有占用了一大部分资金,这对公司正常发展没有好处。
其实目前他也是比较后悔自己卖掉元朗天水围的一大块土地,七十年代末,以长江实业为首的天水围发展有限公司取得了天水围的土地资产,并打算自行把天水围以新市镇的形式进行发展。
但是他们没有一点开发的意思,以很低的价钱得到的土地就是想要坐等升值,然后再开发或者倒卖给其他开发商。
只是没等几年,港府看出他们的套路,还有跟合约上开发力度不匹配,于是82年该公司与香江政府达成协议。
政府宣布收购天水围的全部土地,并改由政府发展天水围新市镇。
这时候赵红的梦工厂就插入进来,慢慢接手了天水围的全部发展规划,以梦工厂此后全部在此地生根,来打动当时的港督麦里浩。
自此梦工厂算是有了一个发展扩大的基础,跳开和其他大型房地产商争港岛这边的土地,而自己则努力发展天水围。
对于卖掉天水围的土地,李超人很是后悔,要是知道梦工厂要在这边如此力度的开发,那么他无论如何也是不会卖掉手中的地皮的,那怕有限度的开发也是要做的。
但是没有如果。
而赵红讲的就是渠道,在他看来只要有了渠道,这生意想要不好都难,在梦工厂的所有布局中渠道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环,几乎布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