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会诸将大受震动,蒋介石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会议散后,各将领衔辞出,心情各异地返回前线。
有苦难言的张发奎将军
7月中下旬,炽烈的战火首先在长江两岸燃起,隆隆的枪炮声震荡在长江上空。此时,大别山麓则是一片沉寂。
7月22日晚,长江及鄱阳湖水面上,劲风呼啸,细雨纷飞。天空y沉昏暗,一片萧瑟。九江城第2兵团前进指挥部里,兵团司令张发奎将军有些心神不宁。他总有种预感,这样的天气,也许正是日本人偷袭的时机。
自15日由鄂东驻进九江后,张发奎越来越感到大战在即那种令人透不过气来的压力感。连日来,江湖水面上日军扫雷艇进进出出,九江附近汉j、日本情报人员的频繁出没,还有日本空军对守军阵地反反复复的侦察,实际上已在不断暗示他:日本人就要大规模进攻了。
他感到压力很大。九江乃武汉门户,九江不守,全线影响极大。可外界舆论众口一辞:九江外围地形对守军极有利,守住九江应无太大问题。不但武汉方面这么认为,日本一个叫九鬼半二的随军记者的也跟着起哄,称此国防阵地“足当百万日军,而作战1年。”
在张发奎眼里,这个九鬼半二该是十足的小鬼。外界越这么传,他心里越觉得虚。
老实说,他对固守九江没什么把握。九江外围虽说江、湖地障对守军有利,但这只是一般而言。如今他既无海军,又无空军支援,江、湖只能限制自己。
而日本人沿江、湖可以随意登陆,他为此还得处处设防,兵力分散,他拿什么阻止敌人登陆。曾在西方考察多日的张发奎对登陆战并不陌生。历次战争的结论更让他忧虑重重。
战史上,除英法联军达达尼尔海峡加利波利登陆失败外,计划登陆几乎还未有过不成功之举。外界舆论的乐观估计和自己使命的艰难使他坐卧不安。
他叫来了作战参谋主任,吩咐道:“今天天气不好,马上通知九江岸口,姑塘守军要加强戒备,决不能疏忽。”
入夜,风更大了。鄱阳湖面,狂风掠过,掀起阵阵波浪。大风的呼啸声、湖水的拍打声,淹没了数十艘正向姑塘扑来的日舰的马达声。3艘运输舰、数十艘登陆艇转眼已进入了距姑塘登陆地千余米处。
就在中国守军发现这一意外敌情的那一刻,湖中鞋山小岛上日军炮火铺天盖地向姑塘守军阵地飞来。团团火球映红了姑塘黑漆漆的夜空。
敌登陆艇向岸边冲来。守备姑塘的预11师1个营官兵拼死力战,与日军展开了激烈的战斗。
23日白天,杂乱的滩头,源源上陆的日军淞浦师团主力跨过上百具日军尸体,扩大登陆场。而中国守军阵地上,1营中国守军全员战死,血染焦土。张发奎急令预11师预备队向登陆之敌反击,同时急调后续援军增援姑塘方面战斗。
张发奎战前的忧虑这时成了现实摆在地面前。
日军百余架次的战机在天空盘旋,轰炸扫s。地面上,优势的炮火也把成千上万的炮弹泄向前出的中国援军。
增援部队被压在公路两侧,头都抬不起来,还谈什么反击。地区预备队虽靠近滩头,但兵少力孤、装备又差,几次反击逆袭都被日军打了回去。尽管张发奎在九江跳脚大骂,但增援部队就是上不去。
23日一天激战,滩头已被淞浦的106师团控制。预11师残部无奈,败退九江、星子。
25日,张发奎不惜血本。除总预备队第4军外,能调的部队都调上了前线,但血r之躯还是没能顶住日军的飞机、大炮,4个主力师损失惨重,反击失败。
武汉军委会,蒋介石急得在屋里团团转。他为九江、为张发奎担心。
战前,张发奎曾向军委会报过一个方案,称:为免早期为敌突破登陆成功,影响以后作战,我兵团拟控制第4军、第60师、第70军的强大预备队分置于马回岭、瑞昌、妙智铺一带,以便支援第1线作战,并预定以黄老门东西之线为第二线预备阵地,以便状况不利时行逐次抵抗。
蒋介石对张发奎这个方案从心里透着反感。“张向华未战已有轻弃九江之念,此断然有悖全线防御计划。”他曾这样评价道,并当即否决了此案。随后,电告张发奎,九江必须死守,决不能让日军上陆。
眼下闻知九江方向姑塘吃紧,蒋介石不由为九江担心起来。他就是怕张发奎自作主张,放弃第一线阵地。当下给九战区司令长官陈诚和2兵团张发奎各去1电,再次明示:九江一线阵地必须固守。
25日,姑塘之急未解,九江又被日军突破。第2兵团中央集团腹背受敌,九江阵地,情况日益恶化。九江街市,也在日机的频繁轰炸中化作一片火海。
张发奎这时只有两条路可走:要么拼着全部兵力孤注一掷与淞浦中将决战,要么退守第二阵地逐次抵抗。以他的想法,明智些就早撤第二阵地,以免重蹈淞沪会战覆辙。那一仗,留给他的教训太深了。可蒋介石显然是要他取前策,不惜全员玉碎。
决心难下。这时撤走,军委会会怎么说?尤其他手下号称“铁军”的第4军还没使用,而这个军又与他有长久的历史关系,是他的起家老本。不撒吧,部队打光了,九江还是个丢。思前想后,他咬着牙,一拳砸向桌子:“丢他妈的,撤,天大的事老子顶着。”
25日夜,第2兵团全线后撤,向牛头山、金官桥、十里山、钻林山区城门湖之线阵地转进。淞浦师团前卫及波田支队得势不让人,追着p股打来。第4军占据阵地后,返身与追击之敌战成一团。
姑塘失守、九江失守,武汉门户被日军撞开。初战受挫,蒋介石在军委会痛骂张发奎:“娘希匹,张向华紧要关头又存私心。他把第4军藏起来,为什么不用?为什么不用?”
蒋介石桌子敲得“嘭、嘭”响,火气更大了:“什么‘铁军英雄’,什么‘抗战先锋’,统统是假的。他这是公然抗命,目无军法!目无军法!”
一旁的何应钦等蒋介石火气消了一些,上前劝道:“委员长,2兵团放置4军不用,也许是见大局难挽,怕被日军缠住脱不开身。如今全军安然撤至第二阵地,结局也还说得过去。不如给他个机会,让他在金官桥一线阻滞敌人,挽回影响。”
蒋介石“噌”地从椅子上站起来,在屋里急走两步,立住身,余怒未消地喊着:“失去九江,不啻给强敌一个立足点。南浔之战,艰难10倍有之。如此目无军法之将领,决不能再放在前线。”
蒋介石对两广将领本无好感,对手下有私心之嫌的人更不能容忍。
“让他回来,回来。我要让他说个明白。”
出师不利,蒋介石盛怒难平,谁的话也听不进去。7月31日,张发奎接到最高统帅部电令:“南浔方面的军事即日起由薛(岳)、吴(奇伟)两总司令负责主持,张总司令发奎即行调回可也。”
接到电报,张发奎呆愣了足有几分钟。放弃兵权,他并不在意,薛岳、吴奇伟都是自己多年的老部下。只是南浔线大战刚刚开始,就这么不明不白地被削了兵权,他将何以对国人、对部下交待?几年来他一直是力主抗战的,今日他的脸面往哪儿放?张发奎一腔怨怒,交接了指挥权,并把所属部队及后方军务交代后,径直回返武汉自请军法裁断。
若干年后,张发奎每每忆及这段往事都觉得不公平,一直耿耿于怀。
他在回忆录中写道:“变相撤职对我来说,是一件可耻的事,也是8年抗战中一件最悲痛而遗憾的事。……九江附近之撤退,我当时乃根据当面敌情,我军状况所下达之决心,不幸为蒋先生误认为我有保存第4军实力之嫌。实则我不仅对九江之战役毫无私见,即全抗日期间所有大小战役之过程中,莫不兢兢业业地为国家全民利益着想,从未将私人利益的意念夹杂其间。固然,第4军与我有悠久的历史关系,远在北伐时,我首任该军军长,在指导作战时,任何配属我指挥之部队只寻求如何去部署达成任务,绝无衡量自己与其他部队之深浅关系,以保存自己实力之行为。假如有这种自私行为,第4军番号早就淘汰,哪有‘铁军’之辉煌绰号见称于国人呢?九江战役后,未详细调查,即以‘张总司令发奎即行调回’的命令变相撤职。我对职位视同敝屣,毫不足惜,但我是高级指挥官,有辱我的尊严,至为难堪。因我自问良心,毫无内疚,所以我回到武汉后即自请军法审判。……”
“退一步说:蒋先生当时超级处分,实欠考虑。如我有锗,应由我的上级陈辞修(诚)将军处理,但蒋先生并未查明亦未接到我的上级呈报,就径自越级干涉,这是他常犯的毛病……”
事后,由于陈诚替张发奎担起责任,称九江撤退是他下的令。
蒋介石无可奈何,只能骂了陈诚几句了事。张发奎免除了军法查办之苦。
九江丢了。一场风波也算告一段落。但张发奎心里,也留下了难以抹去的y影。
“大坂商贩”魂断金官桥
拿下九江,冈村中将的目光自然投向了中国军第二线阵地。
8月1日,冈村下令日军第106淞浦师团自九江南下,攻击金官桥一线中国守军。同时令沿江北进攻广济、黄梅的第6师团加紧进攻。长江南北两岸,第11军的2个先头师团向南、向西张成“八”字,一路猛攻过来。隆隆的枪炮声一时震动长江。
冈村宁茨不愧是日军中的一张王牌。占踞九江,他不是直接向西猛攻,取捷径震摄武汉,而是自湖口、九江南下,企图攻占德安、南昌,再西趋长沙,截断粤汉铁路,对武汉形成战略大包围。此举,不但能消除左翼薛岳数十个师的威胁,而且从战略上先求截断武汉退路,彻底动摇中国守军意志,求得最终合围中国数十万重兵。
冈村的大战略果然起了作用,蒋介石也看出了冈村的y险。为避免南京惨祸在武汉重演,也减轻军委会负担,蒋介石定下了疏散撤退的决心,8月3日,武汉卫戍总司令部政治部发表文告,劝导武汉民众疏散。次日,湖北省党部发表《为疏散武汉人口劝告民众书》,要求市民百姓和除军委会外的政府其它机关从速撤离。接下来的几天,一股新的溃潮又在武汉泛起。
与蒋介石相比,南浔线总指挥薛岳将军心情却要好一些。张发奎卸任,使江南战事更多地落在了他的肩上,但他能指挥调动的部队,却陡然增加了好几个军,这使他信心大增。数月前兰封会战放走了土肥原,他心里一直憋着一口气,踌躇满志地要在南浔线上大干一番。
8月1日,日军106师团作为主攻先锋,首先向金官桥发起攻击。连续2天,师团长淞浦淳六郎中将并不急着投入兵力,而是以全部炮火和助战的日机,对金官桥守军阵地狂轰滥炸。一时间,金官桥一线数10个山头阵地烟尘蔽日、火光冲天。缺乏经验的守军第4、第8、第70军官兵损失不小,阵地被炸成一片片焦土。
掩蔽部里,淞浦中将手持望远镜观察着远处腾起的烟尘火光,脸上露出了狞厉的笑。他的身后,第113联队联队长田中圣道大佐,手扶腰间的指挥刀,有些耐不住焦灼了:“将军,冲锋吧!支那军已被炮火砸趴下了。失去工事,皇军会像赶鸭子一样把他们收拾掉。”
站在一旁的第145联队联队长长市川大佐更是急不可耐:
“将军,对付支那人我们根本用不着这么多炮弹。也许只需一轮集团轰炸,他们的魂就飞啦!我请求将军阁下,允许我联队立即发起攻击。”
淞浦放下望远镜,转过身来,看了眼手下的这两员虎将,摇摇头说道:“不必着急。支那军没有大炮,就该让他们见识见识大炮的厉害,让他们知道什么是现代战争。另外,中国有句古话你们该记住:先发制人。如今我没与他们交手,就已让他们心里先败了五分。这岂不是好事?!”
这时他转向炮兵联队长国贺大佐:“国贺君,炮兵干的不错,好好于吧!留住2个基数的弹药,其余的,都给我打到支那人的阵地上去。”
说完转过身,像是对自己又像是对手下的这些官佐轻声说道:
“放心吧!大战才刚开始,以后的进攻还不知有多少呢?”说完,又举起望远镜,欣赏起远处炮火构成的一幕黑色美景来。
淞浦的话,实际上只说了一半。他所以迟迟不发起攻击,只是以炮火猛轰,是因为他对自己手下的部队太了解了。106师团是日军中特设的1个乙种师团,初上中国战场,士兵不但多由后备役兵组成,而且多半是大坂市的商贩和职员。整个部队中,商贩的狡诈味似乎更浓于日军传统的武士道。所以在日军中享有“商贩师团”的绰号。陆军大学毕业的淞浦中将,第一次在大战中充任主攻先锋,自然不愿看到出师不利的局面。这样的话,他对冈村、对军部都交不了差。
淞浦的顾虑很快在战场上成了现实。金官桥一战,中国守军欧震的第4军、李玉堂的第8军和李觉的70军都非等闲之辈。踌躇满志上阵的田中、长市川大佐很快感觉到了麻烦。
8月3日,在承受了2天前所未有的猛烈轰炸后,守军踏着焦土,依靠紧急修复的简易掩体、弹坑,甚至死尸,将进攻日军放至二三十米处,依靠步、机枪和手榴弹等轻火器猛烈反击。106师团中那些大坂来的商贩和职员,遇到猛烈的打击后,不是掉头往回跑,就是趴在弹坑里不动弹。督战队虽然不留情面地砍了几个逃在前面的溃兵,但部队就是冲不上去。
午后,田中、川洼、长市川等几个联队长沉不住气了,红着眼珠子来到阵地前沿亲自督战。
进攻规模在一步步升级,主攻焦点越来越集中,伴随而来的是双方攻防战的更加激烈和悲壮。
沙河至金官桥一线阵地,战斗紧张多变,令人喘不过气来。守军第70军少将军长李觉承受着从未有过的压力。70军原有2个师,其中第19师是他的王牌,也是他的起家部队。淞沪会战,19师是国民党军战绩最优的10个师之一。战后,作为对李觉指挥有方、将士用命的奖励,蒋介石把第128师拨归李觉,命他组成70军。谁知128师不争气,半月前九江一触即溃。师长顾家齐被蒋介石撤职查办,该师的番号随之也被取消。大战紧要关头,李觉背着个军长的虚架子,手中可调用的还是他的19师。
好在19师没给他丢脸。
8月4日,阵地虽已被日军炸得天翻地覆,一片焦土。但仍被70军牢牢地控制在手中。战斗中,57旅旅长庄文枢少将被炸伤,李觉便将作战有功的114团团长周昆源升为旅长,以副团长刘阳生升代周昆源的团长遗缺。
下午4时左右,日军田中大佐把113联队主力及配属的一个大队战车尽数投入19师正面,发起了新一轮猛攻。阵地上的战斗达到了白热化。
在田中大佐的亲自督战下,日军各大、中、小队长纷纷往前压,雪亮的指挥刀慑住了大坂的“商贩”们。大批日军踏着同伴的尸体涌入突破口,中国军57旅阵地一度告急,新升旅长周昆源见情况危急,孤注一掷,带着身边仅剩的卫队连投入反击,双方展开了一场激烈的r搏混战。田中大佐手中预备队已用尽,只能眼看着攻击部队被打下来。焦灼、盛怒之下,他挥刀砍了1名张慌溃退的少尉小队长。
19师阵地重又恢复,李觉像熬过大难似的吐出口气。这一仗,日军弃尸数百,但守军伤亡也相当惨重。从第1营营长以下共五六百守军阵亡。李觉看着越来越少的弟兄,心里轻松不起来,虽然他一胜再胜。他知道,这么拼消耗,被动死守阵地,阵地最终将不守。思前想后,他第一次向兵团发去了求援电。
8月5日,田中率增援而来的援兵再次猛扑19师金官桥阵地,并施放大量的毒气。沉闷的爆炸声夹杂着淡兰色的烟雾,像幽灵般突然降临到守军阵地上。
中国守军猝不及防,当即有百余人面目青紫地倒在阵地上。前沿阵地一时混乱,危机四伏。
后方指挥部里,李觉见势不好,急令撤下休整的114团反击前沿阵,逆袭突入之敌。战斗中,刘团长不幸中弹阵亡,官兵一时失去指挥,阵脚松动,加上对毒气心存畏惧,反击最后失利,中国军撤至主阵地。田中圣道大佐几日苦战,终于拿下了第70军防御的前沿阵地。
师团长淞浦中将认定中国守军已成强弩之末,不待各联队休整、补充完毕,便再次严令各部乘胜攻击。淞浦金官桥受阻近一周,已被冈村司令官严厉斥责了数回。这时他急于扩大战果,打破僵局。
淞浦失算了。19师失去前沿阵地,翼恻数座山头上的伏兵却能有效地支援主阵地防御。而李觉在得知援兵将至的消息后,也作了局部兵力的调整,预备队几乎全被调上了阵地。金官桥主阵地,工事更完备、人员更充实,火力更密集。
田中、川洼联队的进攻像是撞在了一堵墙上。正面受阻,翼侧土地庵山岭上,19师110团2营的重机枪、迫击炮弹又像雨点般从天而降,落在日jūn_duì形中。进攻日军一时腹背受敌,伤亡惨重,全线向后溃败。
田中圣道落败而归,恼羞成怒。补充兵员后,他抽出一个大队又一个中队约8百日军,转攻土地庵山岭,以图解除侧翼威胁。但这8百日军土地庵威胁没解,却被侧面j窝岭上的迫击炮、轻重机枪压在山腰抬不起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