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星象屡出异端,二月岁星逆行入太微,三月荧惑犯井,四月荧惑犯鬼,五月太皇犯毕。钦天监说是五星紊乱,日月相刑之像,老天在警告朕。朕也下过罪己诏了,可是老天怎么还不放过朕?凤阳地动,紧接着又闹起了水灾,难道这是老天在惩罚朕?”
马皇后劝道:“皇上,鬼神之说,不能全信的。”
朱元璋摇摇头,“朕以前也不信的,被迫下罪己诏,只是为了堵那些整日叽叽喳喳大臣们的嘴。可凤阳地动,撼动祖宗们的长眠之地,刚建好的城墙都开裂了,朝里朝外议论,说这是天谴,老天给的警告。可朕不服啊,难道朕真的做错了吗?”
“朕自从登基以来,勤勤恳恳,从无一天松懈,连病痛时都坚持批阅奏折。朕整顿朝纲,肃清吏制,爱惜百姓,可是那些人却把朕比作秦始皇,骂朕苛刻,独断专行,朕分封儿子们,他们又怨朕分封太奢,当一个明君怎么就这么难呢?”
马皇后轻抚着洪武帝的太阳穴,说道:“又头疼了吧,皇上,我是妇道人家,后宫不得干政。论理,谈到政事,我应该回避才是。只是这几天我听允炆这孩子讲史书,把古时凤阳历朝历代的灾难都说了一遍,皇上居住的村落属于太平乡,其实那个地方从来都不是太平之地。太平只是百姓的理想罢了。”
“就好像婴儿出生时算八字,阴阳五行,五行缺什么,金木水火土,小名里就写个什么字。乱世出英雄啊,皇上荣登大宝,一心想将饱受痛楚的家乡变成苏杭那样的人间天堂,甚至一度想要迁都凤阳。若要成就如此基业,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定有各种阻碍,这次凤阳地动,是老天在考验皇上扶持凤阳的决心。越是紧要关头,皇上就越不能退缩,摇摆。”
马皇后将地动由天谴转移成了考验,洪武帝暗淡的眼眸渐渐亮了起来,“你说的对,凤阳自古以来是多灾多难之地,否则朕的父母兄弟何以饥饿而死呢,朕现在都记得荒年的时候连树皮都啃光了。如今的凤阳虽远不如江南繁华,但至少是史上最好的时候了,朕去凤阳的税赋,百姓安居乐业,朕对得起父母,对得起家乡。”
马皇后点点头,说道:“天谴是天谴,天灾是天灾。天谴是因世间无道,老天为警高世人而用,而天灾和人间政事没有关系,该发生就发生了。非要把天灾说成天谴,逼皇上下罪己诏,其心可诛!”
洪武帝感动至极,情不自禁说出了马皇后的闺名,“秀英,你真是朕的贤内助。”
马皇后和洪武帝相伴多年,她的处世之道是在小事上可以让步,可以想方设法劝谏丈夫,但只要是军国大事,不管孰对孰错,她都必须坚决的站在丈夫这边,安慰丈夫,鼓励丈夫。
帝后齐心,方能稳住朝政,稳住江山社稷。马皇后知道这样朝中必然会起一阵腥风血雨,那些坚持天谴之说的大臣轻则丢官,重则丢命。
可君威和皇族的尊严本来就是建立在累累白骨之上。谁若触犯,立刻化为白骨。
作者有话要说: 朱元璋对家乡是真爱,为了增加家乡人口,他甚至赦了死囚的罪,要他们去凤阳种地:
洪武元年(1368年) 整修濠州城。整修的城开6门,有9条街、24坊。
洪武二年(1369年)九月 朱元璋下诏,以临濠为中都,建置城池宫阙,如京师之制,从此,一个动用百万之众,征集全国物资,耗用万万计银两的浩大的中都工程,在这里开始了。
改钟离县为中立县。
同年,朱元璋命临濠府加修寝园,厚封广植,崇列华表,始称皇陵。
洪武三年(1370年)六月 朱元璋令迁徙苏杭一带民众4000余户至临濠府耕种。所种之田永为己业,官给牛、种、舟、粮等钱物以资助,且三年不征税。
改中立县为临淮县。
洪武四年(1371年)二月 朱元璋到濠州,祭祀皇陵,视察中都,召见汪文、刘英及亲邻。
同年三月 朱元璋令中原一带流民往临濠耕种。
同年,将临濠府属地扩大为九州十八县。
洪武五年(1372年)正月 朱元璋下诏,今后凡犯罪发往两广充军者,全部发往临濠屯田。
洪武六年(1373年) 改临濠府为中立府。
同年十月 朱元璋以山西弘州、蔚州、定安、武朔、天城、白登、东胜、丰州、云内等州县受北方元兵骚扰,故将这一带居民移居中立府,共8238户,39349人。
洪武七年(1374年)八月 改中立府为凤阳府,将临淮县所属太平、清洛、广德、永丰4乡划出,置凤阳县。
同年,迁徙江南民众14万往凤阳屯田。
洪武八年(1375年)二月 朱元璋敕刑官,凡百姓犯死罪者,皆工役终身;官吏犯罪,轻则屯种,重则工役,皆发往凤阳。
同年四月甲辰 朱元璋至中都,祭告天地于圆丘,祭祀皇陵,丁巳还京,立即下诏,罢建中都,进行了6年之久的明中都工程从此停工。
☆、第175章 速逮射之
凤阳地动,紧接着淮河水灾泛滥。不少官员又乘机上书,重提去年“五星紊乱,日月相刑”的星象,说老天示警,皇上治国三大过:分封太侈、用刑太过、求治太速。